[发明专利]镜片剪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6992.2 | 申请日: | 200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27 | 分类号: | B26D7/27;B26D7/01;B08B15/00;B26D1/11;B26D7/10;B29C4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片 剪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镜片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较多的镜片主要为无机玻璃镜片和热塑性有机镜片。与无机玻璃镜片相比较,热塑性有机镜片具有重量轻、成品形状自由度高、易于批量加工等优点,更适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如相机、投影机等。
热塑性有机镜片适于注塑成型。图1所示为直接从四模穴的注塑成型模具成型出的未进行后续加工的镜片初制品10a,其包括四个镜片11a、流道料头12a及浇道料头13a,连接部14a形成在流道料头12a与镜片11a之间。镜片初制品10a需通过剪切装置于连接部14a处将流道料头12a及浇道料头13a剪除,以获得与料头12a、13a分离的镜片11a。
现有的镜片剪切过程通常先以机械臂夹取镜片初制品10a,将料头12a、13a放置于接料机构,并将镜片11a放置于镜片承座,再以热剪断刀具将镜片初制品10a在连接部14a处将其剪断,再将剪切后的镜片进行后续制程如镀膜制程。但是,以热剪断刀具将镜片11a在连接部14a处剪断时,容易产生粉尘。这些粉尘如不进行处理,滞留于镜片11a上将造成对镜片11a表面的污染,从而影响镜片成品的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剪切时能减少粉尘对镜片的污染的镜片剪切装置。
发明内容
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镜片剪切装置,包括剪断机构、承座机构及粉尘吸附机构,所述剪断机构具有刀具,所述承座机构用以放置待剪断元件,所述粉尘吸附机构具有一粉尘吸嘴,所述粉尘吸嘴与待剪断元件的待剪断部位相对应。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镜片剪切装置的粉尘吸附机构的粉尘吸嘴与待剪断元件的待剪断部位相对应,因此,剪切过程所产生的粉尘能够被及时吸附,从而减少了粉尘对镜片表面的污染,提高了镜片成品的质量和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四模穴模具成型的镜片初制品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的镜片剪切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的镜片剪切装置的剪断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的镜片剪切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的镜片剪切装置的剪断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本技术方案的镜片剪切装置20包括剪断机构30、承座机构40及粉尘吸附机构50,所述粉尘吸附机构50用于吸附剪断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所述剪断机构30包括机架31、切刀座32、上切刀33、下切刀34、导柱35及气压缸36等。所述切刀座32装设于机架31,且该切刀座32包括上切刀座321和下切刀座322。所述导柱35固设于机架31,且穿设于上切刀座321及下切刀座322,以利于上切刀座321的上下移动。所述气压缸36安装于所述切刀座32,可使得所述上切刀座321沿导柱35上下移动,即,使得上切刀座321与下切刀座322靠近或远离。具体地说,所述气压缸36包括缸体361及活塞杆362,所述缸体361与下切刀座322相连结,所述活塞杆362与上切刀座321相连结。当气压缸36的活塞杆362收缩的时候,所述上切刀座321沿导柱35向下移动即与下切刀座322靠近;当气压缸36的活塞杆362伸展的时候,所述上切刀座321则沿导柱35向上移动即与下切刀座322远离。当然,所述气压缸36也可以为电磁铁或其他等效动力推动组件。
所述上切刀座321具有至少一个上切刀33,所述下切刀座322具有至少一个下切刀34。所述切刀33、34相对设置,且每一切刀33、34尖端均具有刃部37。另外,所述每一切刀33、34内可包括电热丝、温度控制器等元件,以加热切刀33、34的刀刃37,用以热剪断镜片初制品的料头。
所述承座机构40设置于剪断机构30安装切刀33、34的一侧,其包括承座固定板41和镜片承座42。所述承座固定板41用于装设镜片承座42,所述镜片承座42顶部表面开设有凹槽43,该凹槽43用于放置收纳镜片,其形状结构与镜片形状结构相配合。另外,所述承座固定板41可在另一动力装置推动下靠近剪断机构30,以使凹槽43承接收纳待剪断镜片初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6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电子器件散热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斜屋面防渗漏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