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7382.4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淙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4 | 分类号: | B29C33/34;B29C33/00;B29C45/33;B29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成型光学元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电脑、通信、消费性电子产品与各种精密仪器及其模具中,对各零配件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例如:在电子产品与精密光学器件上已广泛应用的非球面塑胶透镜,为满足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其已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在非球面塑胶透镜成型过程中所使用的模具结构亦随着缩小。
目前,用于制造非球面塑胶透镜的模具通常是结构较为简单二板模,二板模通常包括相对的第一分模和第二分模。第一分模和第二分模各包括一模座,及一装设于模座的模仁,该模仁具一模压面。所述第一分模与第二分模合模时,两相对的模座通过导向定位元件对准定位,两相对的模仁之间由模压面形成一模腔,以供注料成型。成型后,将第一分模与第二分模分离,即可取走成型的非球面塑胶透镜。
但是,上述二板模所形成的非球面塑胶透镜的厚度是由上述模腔决定的,在成型过程中无法调整非球面塑胶透镜的厚度,从而需要开发不同的模仁以制造不同厚度的非球面塑胶透镜,使得需要较长的模具开发周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在一种在成型过程中能够调整成型元件厚度的模具实为必要。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在成型过程中能够调整成型元件厚度的模具。
该模具包括第一分模,第二分模,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该第一分模与第二分模分别具有一合模面,在合模时该合模面相接触,该第一分模从合模面向内开设有一收容腔。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设置在该收容腔内并可相对滑动,该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模仁入子及第一调整元件,该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模仁入子及第二调整元件,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以相互靠近的方式在收容腔内滑动可在该第一模仁入子和第二模仁入子之间形成模腔,该第一调整元件与该第二调整元件分别作用于该第一模仁入子与该第二模仁入子用以调整该模腔的大小。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在所述收容腔内相互靠近并在该第一模仁入子和该第二模仁入子之间形成模腔,在元件成型过程中,通过该第一调整元件和该第二调整元件分别控制该第一模仁入子和第二模仁入子移动以调整该模腔的大小,从而可以调整所要形成的成型元件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模具合模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成型光学元件的模具10包括第一分模11,第二分模12,第一滑块13及第二滑块14。该第一分模11与第二分模12分别具有一合模面110,在合模时该合模面110相接触。该第一分模11从合模面110向内开设有一收容腔111,该第一滑块13和该第二滑块14设置在该收容腔111内并可相对滑动。该第二分模12上设置有模料注入口122及模料注入流道124。
该收容腔111具有与所述合模面110相邻的第一侧面1112,第二侧面1114及与所述合模面110相对的第三侧面1116,该第一侧面1112与第二侧面1114之间的距离沿远离该合模面110方向逐渐变大。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侧面1112与该合模面110相垂直,故该第二侧1114为一斜面,该第二侧1114与该第三侧面1116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该第一滑块13和该第二滑块14在该收容腔111内可沿平行于该合模面110的方向以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式且以该第二侧面1114为参考面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73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偿发光装置显示器的不均匀性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电磁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