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7515.8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1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均;潘钧允;洪伟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轻薄、低耗电和辐射少的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监视器、液晶电视、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并逐渐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但同时业界也对其显示亮度和色彩显示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通常需要背光模组为其提供光源。一般而言,背光模组的光源有冷阴极荧光灯管和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光二极管具无污染、长寿命、耐震动和抗冲击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背光模组中。
请参阅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100包括一光源110、一导光板120、一反射装置130和一背框140。该背框140收容该导光板120、光源110和反射装置130。该导光板120具有一入光面121,该反射装置130与该导光板120入光面121相对设置,该光源110设置在该入光面121与反射装置130之间。
请一并参阅图2,是该光源110的示意图。该光源110是由多个发光单元111所组成的线光源,每一发光单元111包括一红光发光二极管112、二绿光发光二极管113和一蓝光发光二极管114,且每一发光单元111的各色发光二极管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光发光二极管112、绿光发光二极管113、绿光发光二极管113和蓝光发光二极管114。
该多个发光单元111能发出红、绿、蓝三色光,三色光在离开光源110后即开始混合。该多个发光单元111发出的部分光直接进入该导光板120,另一部分光传输至反射装置130,并由该反射装置130反射后再进入导光板120,在此传播光程中该光束中的红、绿、蓝三色光不断进行混合,传播一定距离后将混合后的白光出射至导光板120。
然而,由于发光单元111的各色发光二极管的排列方式会影响混光效果,并且发光单元111的红光、绿光和蓝光三色发光二极管112、113、114之间的距离不均,即二绿光发光二极管113将红光和绿光发光二极管112、114分隔较远距离,容易因为混光不充分而导致局部混光不均现象,以致无法达到所要求的白光,且将该背光模组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混光不均易使显示面板不同区域出现色差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混光不均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混光较均匀的背光模组。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光源,该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一发光单元包括一红光发光二极管、二绿光发光二极管和一蓝光发光二极管,该红光发光二极管和蓝光发光二极管分别邻近该二绿光发光二极管设置,并与该绿光发光二极管位于不同行列上。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和一邻近该液晶面板设置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一光源,该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一发光单元包括一红光发光二极管、二绿光发光二极管和一蓝光发光二极管,该红光发光二极管和蓝光发光二极管分别邻近该二绿光发光二极管设置,并与该绿光发光二极管位于不同行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发光单元的红光发光二极管和蓝光发光二极管分别邻近该二绿光发光二极管设置,并与该绿光发光二极管位于不同行列上,此排列方式缩减了发光单元的各色光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其可以较好的使各色光之间充分混合,来达到所要求的白光,此光源可以较好的向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提供一混光均匀的白色面光源。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背光模组的光源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背光模组的光源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源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四实施方式的光源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200包括一光源210、一导光板220、一反射装置230和一背框240。该背框240收容该导光板220、光源210和反射装置230。该导光板220具有一入光面221,该反射装置230与该导光板220入光面221相对设置,该光源210设置在该入光面221与反射装置23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7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氧化二锑增效剂
- 下一篇:工业废硫酸的综合利用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