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57858.4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6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余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3B1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多段式变焦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相机模组在各种用途的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相机模组与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如手机、摄像机、电脑等的结合,更是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为拍摄不同放大倍数之图像,相机通常要求具有变焦功能,实现相机的变焦功能有两种方法: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
光学变焦是依靠光学镜头本身结构来实现变焦,即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镜头中的镜片移动或手动旋转镜筒使得镜片移动以使拍摄的景物放大或缩小,变焦倍数越大的相机其镜头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其内部的镜片或影像感光器移动空间较大。
手机限于体积的原因,机身内部的有限空间限制了镜片和影像感光器的移动,因此在手机中实现光学变焦较为困难,因而手机大都是通过定焦设计、数码变焦来实现图像大小的改变。所谓数码变焦实际上是一种画面的电子放大,影像感光器上的图片像素通过相机内部的处理器进行放大,从而达到放大图像的目的。数码变焦与光学变焦不同,数码变焦后拍摄的景物虽然放大了,但是景物的清晰度会下降。
现有技术中,相机也有通过磁力驱动镜头移动变焦来实现小型化的要求,如美国专利申请第2004/0130808号,其揭示一种镜头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镜头的移动件、安装在镜头外围的环形驱动磁铁、缠绕着驱动线圈的固定体、镜头光轴至少一端设有磁性片,该移动体可在光轴方向上第一保持位置和第二保持位置之间移动。当驱动线圈通电时,通过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之间磁力的作用使移动体可从第一保持位置移动至第二保持位置,当停止对驱动线圈通电时,利用安装在镜头外围的驱动磁铁与磁性片之间的吸引力可以使移动体处于第一获第二保持位置,从而相机分别在第一保持位置、第二保持位置具有两种拍摄图像的功能。上述镜头驱动装置只能使得镜头具有两段式变焦功能,不能满足多段式变焦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实现多段式变焦的镜头模组。
一种镜头模组包括第一镜筒、第二镜筒和底座,所述第一镜筒上至少设有一个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二镜筒上至少设有一个具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凸缘,所述底座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第二凸缘配合的导杆。所述底座上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二镜筒上设有磁性元件,所述电磁铁有电流通过可驱使所述磁性元件及所述第二镜筒沿所述导杆在第一镜筒与底座之间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镜头模组通过磁性元件在电磁铁产生磁场的作用下,使第二镜筒沿导杆运动,当电磁铁通过不同大小、方向的电流时,磁性元件受到不同的磁场影响,从而受到不同的磁力,第二镜筒在不同磁力的作用下可沿导杆运动不同的位移,第一镜筒与第二镜之配合使镜头模组具有不同的焦距,因此,所述镜头模组可实现多段式变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镜头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二镜筒剖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镜头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实现多段式变焦的镜头模组10。该镜头模组10包括第一镜筒16、第二镜筒11、底座12、电磁铁13、定位结构14和磁性元件15。
第一镜筒16为圆筒形状,内部设置有镜片组162。第一镜筒16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凸缘160,第一凸缘160沿第一镜筒16外壁突出形成,且以第一镜筒16的轴线为轴对称设置,第一凸缘160远离第一镜筒16的一端具有第一通孔(未标示)。
第二镜筒11为圆筒形状,内部设置有若干镜片组113。第二镜筒1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凸缘110和一个第一凹槽112。
第二凸缘110沿第二镜筒11外壁突出形成,且以第二镜筒11的轴线为轴对称设置,第二凸缘110远离第二镜筒11的一端具有第二通孔1102。
环形凹槽112位于第二镜筒11靠近像侧的一端,该第一凹槽112用来容纳磁性元件15。磁性元件15可以为磁铁或者具有磁性的金属片等。
底座12为圆柱形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影像感光器126。底座12上设有两个圆柱形导杆120和一个第二凹槽1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7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拉丝机涨力稳定器
- 下一篇:防电磁波辐射的蚊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