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杀虫剂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0001.8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振普;张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02 | 分类号: | A01N63/02;A01N25/04;A01P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杀虫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有病毒的杀生剂,尤其涉及一种针对杨树鳞翅目害虫的复合生物杀虫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杨树食叶害虫给我国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它们主要是以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分月扇舟蛾、杨尺蠖、舞毒蛾和杨毒蛾为代表的鳞翅目害虫。这些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世代重叠,混代繁殖,食叶量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杨树鳞翅目害虫的发生和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5年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在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多处爆发,使大片杨树林危害及其严重,大大限制了我国的杨树种植业的发展。
目前的杨树害虫防治主要靠化学农药,但是害虫繁殖速度快,每年发生多代,化学农药也需频繁使用,这就使杨扇舟蛾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了严重抗性。另外,由于灾情发生严重的林木多为行道树和防护林,也是人、畜活动频繁的地区,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势必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畜禽的危害。因此,减少和限制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势在必行。
生物杀虫剂具有对宿主害虫杀虫效果好、宿主专一性高、对人畜无害、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其开发和应用前景相当广阔。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优势同时也成为了限制它进一步发展的枷锁。比如,它的高宿主专一性使得人们施一次药只能杀灭一种或极少数几种害虫;其生物性决定它必须在害虫体内后复制才能使害虫表现出症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农药的杀虫速度。为了克服这些缺陷,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寻找各种途径。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微生物及其产物,获得高效、广谱、高毒的农药;其二,在杀虫剂中添加增效剂比如荧光增白剂、几丁质等,来提高农药的杀虫速率;其三,研制复合生物杀虫剂来扩大农药的杀虫谱和杀虫速度。目前,有关专家对前两种途径的研究较多,而复合生物杀虫剂因研究对象多、试验复杂、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等原因而相对滞后。
对于生物杀虫剂来说,病毒杀虫剂和苏云金杆菌是其两大龙头,在生物防治领域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在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体形态为卵圆形,其平均大小为337nm×170nm,病毒粒子呈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250nm×46nm,病毒粒子为单核衣壳包埋型。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对3龄以上目标幼虫致病力很高,当杨扇舟蛾连续大面积发生、虫口密度大时,自然感染率可高达40%~60%,是控制扬扇舟蛾大发生的重要因素,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是发展时间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鳞翅目害虫生物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Bt是一种杆状、格兰氏阳性、形成芽孢的细菌,成熟的芽孢内含有没有活性的晶体状毒性蛋白质。当昆虫食入后,毒蛋白被碱性肠液激活,并被肠蛋白酶降解,形成较小的D2内毒素分子,破坏昆虫的肠上皮细胞,渗进血腔引起败血症,导致昆虫死亡。最初人们一直认为害虫不会对Bt产生抗性。研究证实,如果每年使用Bt制剂10次,连续5年后,害虫的半致死剂量将提高一倍。虽然该制剂对防治杨扇舟蛾这类鳞翅目害虫有特殊的效果,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它的抗性将会随着应用的深入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
灭幼脲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属特异性杀虫剂。害虫取食或接触药剂后,抑制表皮几丁质的合成,使幼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主要是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但无内吸性。对鳞翅目幼虫有特效,不杀成虫,但能使成虫不育,卵不能正常孵化。毒性低,对人、畜和植物安全,对天敌杀伤小,药效较慢,2~3天后才能显示杀虫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伍合理、制作方便、杀虫谱广、杀虫效果好的针对杨树鳞翅目害虫的复合生物杀虫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生物杀虫剂,包括以下体积份的原料:灭幼脲10~20,色氨酸0.01~0.1,分散剂1~2,甘油2~5,无菌水72.9~86.99,还包括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苏云金芽孢杆菌芽孢和ENHANCIN增强蛋白制备而成,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的含量为每毫升5~20亿PIB,苏云金芽孢杆菌芽孢的含量为每毫升20~60亿,ENHANCIN增强蛋白的含量为每毫升20~50国际单位。
所述的分散剂为L602、LH656或L656。
所述的复合生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苏云金芽孢杆菌、灭幼脲、ENHANCIN增强蛋白混合,然后依次向其中加入甘油、色氨酸、分散剂、无菌水,搅拌均匀,得到悬浮剂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0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