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0051.6 | 申请日: | 200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英;崔保安;王亚宾;夏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534 | 分类号: | A61K36/534;A61K9/08;A61P17/04;A61K127/00;A61K1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高效 无毒 消炎 止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药提取,具体涉及植物汁液的提取,更具体地涉及留兰香汁液制备的天然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
背景技术
每到夏天,无人能免不被蚊虫叮咬,特别是婴幼儿,蚊虫叮咬后,会引起皮炎,以面部、耳垂、四肢等裸露部位的丘疹或淤点为多见,亦可出现丘疱疹或水疱;损害中央可找到刺吮点,像针头大小暗红色的淤点,宝宝常会感到奇痒、烧灼或痛感,个别严重者可于眼睑、耳廓口唇等处明显红肿,甚至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偶发由于抓挠或过敏引起的局部大疱、出血性坏死等严重反应。而市场上销售的驱蚊止痒产品尽管很多,象宝宝金水、六神花露水等知名品牌止痒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此类产品都含高浓度的酒精,对婴幼儿娇嫩的皮肤刺激很大。
留兰香(Mentha spi cata L)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性味辛、甘、微温,具有祛风散寒、理气、止痛、止咳、消肿、解毒之功能。留兰香在我国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浙江、上海等地均有分布,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生长快。留兰香是世界十大精油植物之一,芳香油主要作牙膏的添香剂,以及口香糖的配料。在我国北方地区将其作为调料菜食用,俗名食香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从留兰香新鲜茎叶中提取汁液作为治疗蚊虫叮咬的消炎止痒液来使用。至今,国内外应用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消炎止痒的产品虽然不少,但多为植物精油,且多为两种以上精油的混合物。应用留兰香单一天然植物汁液作为消炎止痒的尚属首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天然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是从留兰香中提取的复合物,包含植物留兰香新鲜茎叶植物提取原液的活性成分。
所述的天然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其特征在于:加入去离子水,提取原液的活性成分与去离子水所占百分比的范围是:提取原液的活性成分40%≤~<100%,去离子水0<~≤60%。
所述的天然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80%,去离子水20%。
所述的天然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的制备方法:将新鲜留兰香的茎叶切碎,用榨汁机榨取汁液,收集汁液,2000rpm离心20min,收集上清液,即得植物提取原液。
所述的天然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的制备方法:用植物留兰香新鲜茎叶植物提取原液的活性成分和去离子水配制,提取原液的活性成分与去离子水所占百分比的范围是:提取原液的活性成分40%≤~<100%,去离子水0<~≤60%,二者混合后经细菌滤器过滤。
该产品的原料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消炎止痒效果好于宝宝金水和六神花露水。本发明的产品完全源于可食用的天然植物,安全无毒,不含刺激成分,特别适用于婴幼儿。
具体实施方式
所用留兰香(Menthaspicata L.)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将新鲜留兰香的茎叶切碎,用榨汁机榨取汁液,收集汁液,2000rpm离心20min,收集上清液,即得植物提取原液。将植物提取原液与去离子水按100%~40%∶0%~60%的比例配制后,经细菌滤器过滤,即得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试验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这些实施例和试验例绝不是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一
将新鲜留兰香的茎叶切碎,用榨汁机榨取汁液,收集汁液,2000rpm离心20min,(当然转速越高,离心时间越短,反之一样)收集上清液,即得植物提取原液。
实施例二
取植物提取原液80ml,加去离子水20ml混合,经细菌滤器过滤分装,即得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
实施例三
取植物提取原液60ml,加去离子水40ml混合,经细菌滤器过滤分装,即得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
实施例四
取植物提取原液100ml,经细菌滤器过滤分装,即得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
试验例1高效无毒消炎止痒液的药效测试(一)
对豚鼠磷酸组胺致痒阈的影响
豚鼠30只,♀♂兼用,随机分为3组,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宝宝金水组,消炎止痒液组。实验前1d,各组豚鼠右后腿外侧剃毛,面积1cm2,涂药1次0.5mL。实验当日,用粗砂纸擦伤剃毛处,局部再涂药1次,10min后,开始在创面处滴0.01%磷酸组胺生理盐水0.05ml/只,此后每隔3min依0.01%,0.02%,0.03%……递增浓度,直至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此时所给的磷酸组胺总量为致痒阈。结果见表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0.05,b)P<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0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