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藏式马达主轴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0791.X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锡宽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B23B31/26;B23Q11/10;B23Q11/12;B23Q3/14;B24B41/04;B24B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藏 马达 主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轴,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内藏式马达的主轴。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由于加工机为了加工易脆的脆性材料及易变形的橡胶材料,将传统的主轴改变成可高速旋转的主轴,利用该主轴可高速旋转的特性使得加工刀具对脆性材料或橡胶材料进行高速切削,解决了传统主轴不易加工上述材料的问题。
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内藏式马达主轴,包含有一个壳体11、一根贯通该壳体11的心轴12、一个连接于该心轴12一个端部121的刀具座13、一个连接于该心轴12另一个端部122的定位件14、一组设置于该壳体11内部的定子15、一组设置于该心轴12并相对应于该定子15的转子16,及一个设置于该心轴12一外周围123的轴承单元17。其中,该轴承单元17包括一群邻近于该刀具座13的第一轴承群171,及一群邻近于该定位件14的第二轴承群172。
当该主轴经长时间的操作而产生故障之后,因为该主轴大部分的零组件皆是被封闭于该壳体11内,如此一体化设计,在维修上,不论是该主轴内部任何一处的故障,都需要将整支主轴拆卸下来并更换一支新主轴,而无法在操作现场维修;例如,该轴承单元17的第一轴承群171、或第二轴承群172的磨损,一样需要在现场整支拆卸、更换;如此,造成该主轴在维修成本上的支出没有缩减的弹性。
另外,在拆卸旧主轴之后,原先旧主轴连接于一台机台时校正过的位置精度,将会因新主轴与该机台之间新的组装与连接而有所误差,所以维修者为确保该主轴的位置精度,需要再次校正新主轴的位置,如此,使得该机台的维修时间增长,而造成停机时生产损失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以分段抽换维修的主轴。
于是,本发明内藏式马达主轴,适用于一台加工机,并包含一个中空的壳体单元、分别设置于该壳体单元二端部的一个刀座单元与一个定位单元,及一个连接单元;该壳体单元包括一条中心轴线;该刀座单元包括一根沿该中心轴线延伸并设置于该壳体单元中的第一心轴,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一心轴一端部的刀具夹头,其中,该第一心轴具有一个相反于该刀具夹头的第一端部;该定位单元包括一根沿该中心轴线延伸并设置于该壳体单元中的第二心轴,及一个介于该第二心轴与加工机之间的转接头,其中,该第二心轴具有一个相反于该转接头的第二端部,而该第二端部具有一段沿该中心轴线方向上与该第一端部相互叠合的长度;该连接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一卡合部、一个设置于该第二端部的第二卡合部、一个沿该壳体单元一径向上介于该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衬套件,及多个设置于该衬套件的滚动件,其中,该第一卡合部是可拆卸地卡合于第二卡合部。
本发明所述的内藏式马达主轴,该连接单元第一卡合部具有多个凸出于该第一端部的卡块,而该第二卡合部具有多个朝该第二端部凹设的卡槽,其中,上述卡块是分别卡合于上述卡槽。
本发明所述的内藏式马达主轴,还包含多个沿该中心轴线方向上存在于上述卡块与上述卡槽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所述的内藏式马达主轴,该连接单元第一卡合部具有多个朝该第一端部凹设的卡槽,而第二卡合部具有多个凸出于该第二端部的卡块,其中,上述卡块是分别卡合于上述卡槽。
本发明所述的内藏式马达主轴,还包含多个沿该中心轴线方向上存在于上述卡块与上述卡槽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所述的内藏式马达主轴,该连接单元的每一滚动件各是一颗可朝任意方向转动并实质上半径相同的钢珠。
本发明所述的内藏式马达主轴,该刀座单元还包括有一围绕该第一心轴的刀座内壁,及一介于该壳体单元与刀座内壁之间的刀座周壁。
本发明所述的内藏式马达主轴,还包含一个气冷单元,该气冷单元包括一组刀座气冷管路,该刀座气冷管路具有一个入气口、一条环绕该刀座内壁并由该刀座内壁与刀座周壁配合界定出的刀座气冷槽道、一个排气口,及一条依序串连该入气口、刀座气冷槽道、及排气口的刀座气冷流道。
本发明所述的内藏式马达主轴,该定位单元还包括有一围绕该第二心轴的定位内壁,及一设置于该定位内壁一外壁面的定位周壁。
本发明所述的内藏式马达主轴,还包含一个气冷单元,该气冷单元还包括一组定位气冷管路,该定位气冷管路具有一个入气口、一条环绕该定位内壁并由该定位内壁与定位周壁配合界定出的定位气冷槽道、一个排气口,及一条依序串连该入气口、定位气冷槽道、及排气口的定位气冷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锡宽,未经陈锡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07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