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更新分类器的方法、系统及移动节点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0850.3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亮;谢勇;吴建军;顾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琦;王诚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新 分类 方法 系统 移动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更新分类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支持终端的移动网际协议版本6(MIPv6)接入,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定义了对于IPv6的移动性支持文件RFC3775以及相关的安全规范文件RFC3776。MIPv6中,包含三个实体:移动节点(Mobile Node,MN),家乡代理(Home Agent,HA)以及相关节点(Correspondent Node,CN)。处于外地网络的MN拥有家乡地址(Home Address,HoA)以及转交地址(Care-of Address,CoA)。MN通过绑定更新(Binding Update,BU)过程,向HA进行注册;HA处理注册请求,并且维护一个HoA和CoA的对应关系表。此后,HA在家乡网络截取发往MN的HoA的数据包,并且通过隧道将所述数据包转发到MN的CoA。MN发出的数据也需要经由HA通过反向隧道发送。
CoA按生成方式可分为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其中无状态生成方式是由MN的接口标识(Interface Identification,IID)和接入路由器(Access Router,AR)广播的网络前缀无状态组合产生的。一般对单播地址而言,IID为64位,高位填上64位网络前缀,就可以组合成一个128位的IPv6地址。有状态生成方式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代理(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Proxy,DHCP-Proxy)或者DHCP中继(DHCP-Relay)方式得到CoA转交地址。如果使用DHCP-Proxy方式,DHCP-Proxy可以知道MN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并且完成CoA的分配;如果使用DHCP-Relay方式,DHCP-Relay实体无法得到MN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只是转发到DHCP服务器请求分配地址。
无论采用哪种生成方式,必须保证CoA在当前接入路由器范围内是唯一的。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重复地址检测(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DAD)过程来保证CoA的唯一性。RFC2462中规定,一个地址在可以被分配给一个接口之前,必须发送一个以该地址为目标地址的邻居检测(Neighbor Solicitation,NS)消息。在发送了NS消息之后,如果附着在同一网络上的节点已经使用了NS中的目标地址,则发送邻居广播(NeighborAdvertisement,NA);或者如果附着在同一网络上的节点也正好试图使用这个目标地址,会触发一个新的DAD过程。如果在发送了若干次NS消息以后,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与之相关的NA/NS,则认为该地址是唯一的,可以分配并且使用。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技术属于无线接入技术。WiMAX网络中,如果每一个MN进行NS时,都发送NS消息到同一网络前缀的所有终端上,对于无线资源的占用是不可忍受的;因此将AR作为所有的MN的唯一邻居,AR会收到所有MN发送的NS消息,而可以知道所有使用中的本网段地址。因此,AR有能力判断目标地址的唯一性。
WiMAX网络中,分类器用于根据上层业务不同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要求,将网络承载的各种业务分类到承载网络的具体服务流中。服务流是WiMAX承载网络保证的最小操作对象,不同的服务流可以有不同的QoS保证。分类器由一系列分类规则组成,具体分类参数见标准IEEE802.16d/e。在IP网络中,分类器的主要参数之一就是源/目的IP地址。上行业务的分类器在MN上实现,下行业务分类器在基站(Base Station,BS)或网关(Gate Way,GW)上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0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