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系统重启电路及其系统重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3102.0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2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轩羽;叶洧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4 | 分类号: | G06F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志森;黄小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电路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重启(restart)电路及重启方法,尤其指一种适用于可携式电子产品的自发性系统重启电路及其系统重启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为公知笔记型计算机、随身音像播放器、手机、掌上型游乐器等可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源处理电路示意图,其解决微处理器10当机的机制通过由按下重启开关12以将双极结型晶体管(BJT)14关断,使得场效应晶体管(FET)16的源极-栅极电压(VSG)低于其导通电压而截止,此时电源VBAT所提供的电流无法导入系统电源供电电路18,所以整体系统就会停止运作。而若要再度启动系统,使用者必须经由按压一电源开机/关机开关(未显示)以便于端点A输入一启动信号PW ON/OFF以启动双极结型晶体管14,如此一来,场效应晶体管16方能建立通道以再度导通电流来启动系统电源供电电路18,因此,公知的电路结构并无法经由一个重启键自动完成整个重启操作。
一般而言,系统重启机制可分为硬件重启及软件重启两种,由于可携式电子产品追求体积轻薄短小,一般无法提供硬件重启功能,因此多以软件方式执行重新开机,如台湾专利申请第094101935号所公开,其于掌上型装置中预先设定特定指令,并于需要重置时通过操作介面启动该指令以进行重启,然而在软件或微处理器也不能工作时,该指令亦无法运作,使用者就仅能采取将电子产品断电,如拔掉电池的手段来强制执行关机及重新启动,不但耗费时间,更容易损害内部电路,对使用者来说并不方便。
又或者如台湾专利申请第087204117号所揭示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源重置电路装置”,其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当触控重启开关20时,会造成周边装置控制单元22的输入电压的改变,因而触发周边装置控制单元22而使其送出电源开启信号至电源供电单元24以重新开机,因此在需要重新开机的情况下,可经由电源重置电路装置进行重新开机,而无须关掉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源,但此装置的结构复杂,需要场效应晶体管(FET)26与脉冲宽度调制28等单元,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的一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系统重启电路及其系统重启方法,可设置于可携式电子产品或是其他需要硬件重启功能的电子产品来提供硬件重启功能,以解决上述公知技术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公开一系统重启电路。该系统重启电路包含有一电容性元件,其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压电平;一重启开关,分别耦接于该电容性元件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压电平,用来选择性地将该电容性元件的第二端耦接至第一电压电平;第一电路,耦接于第二电压电平、该电容性元件的第二端以及一系统电源供电电路,用来在一重启时间内于第二电压电平与电容性元件之间建立一电流路径,并依据该电容性元件的第二端的电压电平来于其输出端设定系统电源供电电路的一启动信号的电压电平,其中当启动信号的电压电平达到一预定值时,系统电源供电电路才会产生输出;以及第二电路,耦接于第一电路,用来于重启时间内控制第一电路持续建立电流路径。
此外,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公开一种系统重启方法。该系统重启方法包含有:提供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压电平的电容性元件;选择性地将该电容性元件的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一电压电平来启动一重启操作;以及在一重启时间内,于第二电压电平与该电容性元件之间持续建立一电流路径,并依据该电容性元件的第二端的电压电平来设定系统电源供电电路的一启动信号的电压电平,其中当启动信号的电压电平达到一预定值时,系统电源供电电路才会产生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可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源处理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公知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源重置电路装置的方块图。
图3为本发明系统重启电路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4为本发明系统重启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系统重启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系统重启电路于重启操作中对电容进行放电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系统重启电路于重启操作中对电容进行充电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50微处理器 12、20、34重启开关
14、52双极结型晶体管 16、26场效应晶体管
18、40系统电源供电电路 22周边装置控制单元
24电源供电单元 28脉冲宽度调制单元
30系统重启电路 32电容性元件
36第一电路 38第二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31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硅粉的排水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