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层螺旋CT的人体索条状组织同层显示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5128.9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井副;李燕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井副;李燕英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100037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层 螺旋 ct 人体 条状 组织 显示 成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人体内索条状组织的成像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多层螺旋CT实现的人体内索条状组织如脊神经、肌腱、韧带等的同层显示成像方法,属于医学影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T是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的简写,它分为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两种。常规CT存在扫描速度较慢、成像效果欠佳的缺陷,已经逐渐被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CT,MSCT)所取代。多层螺旋CT于1998年下半年应用于临床,是继滑环(螺旋)技术以来CT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多层螺旋CT通过横轴扫描三维采集数据,以进行多种方向上的重建。三维扫描重建是目前非常成熟的技术,可以实现比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高质量的多维重建图像,从而从任意角度观察病变和组织结构。另外,多层螺旋CT可以获得具有良好各向同性的CT图像。所谓各向同性是指在横轴三维采集数据后,重建出的轴位像、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都具有一致的空间分辨率。所以在任意方向重建出的图像质量都是一致的。
现有的多层螺旋CT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一次扫描多层(现有技术已经达到256层),并且在快速薄层扫描的基础上进行图像重建。利用这一技术,在相同的扫描条件和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扫描速度可以提高了多倍,扫描范围可相应增大,从而使高清晰度图像、快速扫描、最大扫描范围三者之间的矛盾得到完美的解决。
虽然现有的多层螺旋CT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它在人体内某些特殊组织结构的医学成像上仍然存在不少的技术盲点。脊神经的成像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目前,针对脊神经的影像学断面解剖研究多选择横切面,并且多局限在椎管内,而对椎管外脊神经的走行极少研究。使用多层螺旋CT技术仅能显示脊神经的横切面或斜切面,但因神经本身细长,所切的截面积更小,且走行多与血管或其它组织交错,造成其识别上的困难。就一段长度的脊神经而言,用横切面或斜切面,将其全长扫完可需要几十层,多则上百层。在用于临床诊断时,这些横断面需要人为进行三维空间的构像、整合,重构一个整体的神经干,以便与脊神经的整体形态相符合,但实现这一目的十分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脊神经的走行在三维空间中延伸,行程长,有时会弯曲或分支成角,加之本身细小,在部分容积效应的作用下,显示不清或不显示。同时因脊神经属于实心结构,与可引入造影剂的血管不同,因无法采用人工造影的方法使其远离椎管的脊神经显示,致使目前对脊神经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血管成像的研究。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在医学知识水平上存在差异,可造成对脊神经解剖学上的辨认产生差异性,给图像分析及诊断上造成困难。现有的多层螺旋CT虽然可以任意两维平面成像。然而,目前人们仍然局限在传统的横断扫描的思维方式上,而未从神经纵行的切面去探索,因此迄今为止,未见有影像学成像方法攻克这一难关。
不仅上述的脊神经如此,包括肌腱、韧带等在内的其它人体内索条状组织也会遇到同样的医学成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多层螺旋CT技术实现的人体内索条状组织同层显示成像方法。该方法采用沿索条状组织的走行方向纵向相切的方式,获得多个纵行切面,然后将这些纵行切面显示在同一层面上,以便进行其大小、走行方向、毗邻关系等的分析。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层螺旋CT的人体索条状组织同层显示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a.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
b.利用所述多层螺旋CT的薄层扫描功能,把CT调整成两维平面与索条状组织走行的某一平面相切,得到一个或数个脊神经的纵行切面;
c.利用所述多层螺旋CT的三维重建功能,通过几何运算将各个纵行切面组合成索条状组织的医学影像。
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CT扫描的两维平面厚度小于所要相切的索条状组织的纵行厚度。
所述索条状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人体的脊神经、肌腱或者韧带。
所述索条状组织为人体脊神经时,所述二维平面的层厚为0.625毫米,层间距为0.6毫米。
所述索条状组织为人体脊神经时,所述多层螺旋CT的窗宽为200~100,窗位为10~5。
所述索条状组织为人体脊神经时,所述多层螺旋CT的视野选择为10~25FOV。
所述索条状组织为人体膝关节的肌腱或者韧带时,所述多层螺旋CT的视野选择在10~15FOV。
所述索条状组织为人体脊神经时,重建图像采用心脏、肠道或肝脏重建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井副;李燕英,未经林井副;李燕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5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