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扩展的数字音频编码框架及其扩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5864.4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2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G10L19/14;G10L21/02;G10L11/02;H03M7/30;H04N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志勇;颜涛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展 数字音频 编码 框架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可扩展的数字音频编码框架,包括:
核心编码器,接收PCM流,对所述PCM流中的音频信号或者语音信号进行单声道和编码,并发送;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带宽扩展模块,接收PCM流中的噪声信号,所述带宽扩展模块利用噪声信号中的低频分量来重建高频分量,将引导信息加载到编码后的码流中,发送到码流格式器;
立体声模块,接收PCM流中的立体声信号,从所述立体声信号中提取立体声参数,形成辅助的比特流,发送到码流格式器;
码流格式器,接收核心编码器、带宽扩展模块、立体声模块的信号,形成输出码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的数字音频编码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编码器包括:
语音非语音鉴别模块,接收PCM流,鉴别和区分PCM流中的语音信号、音频信号,并将语音信号或者音频信号选择发送;
通用音频编码器,接收所述音频信号,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并发送;
语音编码器,接收所述语音信号,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并发送;
第一开关元件,选择导通语音非语音鉴别模块和通用音频编码器,或者选择导通语音非语音鉴别模块和语音编码器;
第二开关元件,选择导通码流格式器和通用音频编码器,或者选择导通码流格式器和语音编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的数字音频编码框架,其特征在于,立体声模块在编码时,立体声信号经左右声道混合得到的单声道信号。
4.一种数字音频编码的扩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带宽扩展模块中,利用接收到的PCM流中的噪声信号进行带宽扩展,并发送;
(2)在立体声模块中,利用接收到的PCM流中的立体声信号,从所述立体声信号中提取立体声参数,形成辅助的比特流,并发送;
(3)在核心编码器中,将接收到的PCM流中的音频信号或者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并发送;
(4)码流格式器接收带宽扩展模块、立体声模块、核心编码器的输入信号,进行组合编码形成输出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音频编码的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
(31)语音非语音鉴别模块接收PCM流,鉴别和区分PCM流中的语音信号、音频信号,并将语音信号或者音乐信号选择发送;
(32)当语音非语音鉴别模块发送音频信号时,第一开关元件选择导通语音非语音鉴别模块和通用音频编码器;当语音非语音鉴别模块发送语音信号时,第一开关元件选择导通语音非语音鉴别模块和语音编码器;
(33)通用音频编码器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编码,经第二开关元件发送到所述码流格式器;或者,语音编码器对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经第二开关元件发送到所述码流格式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58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状腺囊性增生药膏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骚扰电话判断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