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量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6271.X | 申请日: | 200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6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文岐 |
主分类号: | F42B3/08 | 分类号: | F42B3/08;F42B3/04;F42B3/22;F42B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2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发生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压超高温能量发生装置,属于能量发生装置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利用可以改变原子结构的超高压超高温技术,开发超高性能新材料、超常规新能源等。
二、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技术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进展不大,至今还没有一种既可以改变原子结构,又可以安全生产的超高压超高温技术。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产生超高压超高温,足以改变原子结构的超高压超高温能量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能量发生装置,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有能量聚焦腔体1,动能体4,在能量聚焦腔体1与动能体4之间由螺栓6联接固定。动能体4内装有炸药7,由引火线8引爆炸药7,利用炸药7在腔体内迅速燃烧膨胀而产生的能量富集,实现得到改变原子结构的超高压超高温能量。
所述能量聚焦腔体1的一侧设有真空调气孔2,用于去除腔内空气,调气完毕后密封该孔;
所述能量聚焦腔体1上部开有一凹腔12,下部呈内锥形,与动能体4形成一个锥形动能聚焦腔3;
所述动能体4的内部有一圆柱内腔10,内腔10上方装有炸药7,内腔10下方由填充材料11进行密封,在填充材料11与炸药7之间为引火线炸药9,由密封壳5对其密封,从下方导入引火线8与其相连。
所述填充材料11一般采用的是混凝土。
本发明一种能量发生装置,解决了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使用起来安全简便,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的达到了利用改变原子结构的超高压超高温技术,开发超高性能新材料、超常规新能源等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图1:能量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能量聚焦腔体,2、真空调气孔,3、锥形动能聚焦腔,4、动能体,5、密封壳,6、螺栓,7、炸药,8、引火线,9、引火线炸药,10、动能体4的内腔,11、填充材料,12、凹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能量发生装置参考图1,在图中,首先利用能量聚焦腔体1上的真空调气孔2将腔体内的空气抽除,然后密封该孔,此时腔体内达到近似真空状态,引火线8引燃引火线炸药9产生的能量冲爆密封壳5,将动能体4的内腔10上部的大量炸药7引燃,炸药7迅速燃烧膨胀产生的冲击动能,由于锥形动能聚焦腔3的作用,在锥形动能聚焦腔3的前端产生能量富集,实现能量密度的首次提升;此时的气体被若干倍炸药爆炸产生的超高压力的作用下,气体电子发生碰撞而产生了更多的能量,实现了能量密度的二次提升。二次提升的能量在锥形动能聚焦腔3的腔体内产生了大量的超高压超高温气体,将能量聚焦腔体1上部的凹腔12冲开一个孔洞,超高压超高温气体从孔洞内排入大气,至此,整个的超高压超高温能量发生过程完毕。
本发明一种超高压超高温能量发生装置,解决了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使用起来安全简便,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的达到了利用改变原子结构的超高压超高温技术,开发超高性能新材料、超常规新能源等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文岐,未经姜文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6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