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控制器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及通信路径选择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6953.0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2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滨;陈玄同;刘文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0 | 分类号: | H04L12/00;H04L29/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系统 数据传输 方法 通信 路径 选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控制器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双控制器系统的两个控制器之间传输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双控制器系统应用于对数据完整性及服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环境中,例如储存器局域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双控制器系统的作用是,当其中一控制器作为服务器,即主服务器正在提供服务时,使用另一控制器作为此主服务器的镜像备份服务器。因此,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而无法继续提供服务时,备份服务器则接管主服务器的服务,进而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服务的连续性。
因此,需要在双控制器系统的两控制器之间建立内部通信链路,例如以太网络卡对连等,用以传输数据,保持两控制器的同步状态。有时,在双控制器系统中可以同时存在多条提供这种内部通信机制的链路,例如光纤接口、以太网络接口等。但是,各个链路由于其传输介质以及协议规范的差异,因而在传输不同类型数据封包时的效能也不尽相同。例如,某些通信链路的传输频率较高,但是最大传输单元较小,因此适合传输小规模的数据封包;或者,有些通信链路传输频率较低,而最大传输单元较大,只有在传输较大区块数据时才能体现其效能。
因此,传统的单一路径内部通信链路受传输介质的限制,往往只对一定数据封包规模范围内的数据较为适合,一旦传输超出此范围的数据封包,则存在效能降低的问题。并且,当传输数据的规模不断出现变化时,传输效能也会相应地产生很大波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公知技术中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控制器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以及通信路径选择方法,以选择数据传输的适合内部通信链路,提高数据传输效能。
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控制器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应用于双控制器系统的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内部通信模块、数据路由层、介质接口层以及介质驱动层。其中,该内部通信模块发出相应的该第一控制器/该第二控制器的数据请求,以传输一定大小的数据封包至该第二控制器/该第一控制器,该数据路由层接收该内部通信模块发出的数据请求,并依照该数据请求传输的数据封包的大小特征选择传输介质;该介质接口层包括多个介质接口,该介质接口层接收该数据请求分配至与选择的传输介质对应的介质接口,并转换数据请求为介质接口兼容的数据格式,以发送至相应介质驱动部;该介质驱动层包括多个介质驱动部,其相应介质驱动部接收该数据请求,并通过相应介质控制器发送该数据请求至该第二控制器/该第一控制器。
依照本发明的双控制器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该数据路由层通过传输介质传输数据封包的流通量(Throughput)来选择传输介质。并且选择其中传输此种尺寸数据封包时具有较高流通量的传输介质来进行传输,当多个传输介质对所传输的数据封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流通量时,则选择多个传输介质中具有较低中央处理器占有率的传输介质。
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控制器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双控制器系统的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该第一控制器/该第二控制器的通信系统发出的数据请求,并依照该数据请求传输的数据封包的大小特征选择对应传输介质;转换该数据请求为与选择传输介质对应的介质接口兼容的数据格式,以发送至与该介质接口连接的一对应介质驱动部;通过该介质驱动部控制与其连接的一对应介质控制器,以发送数据请求至该第二控制器/该第一控制器中的与介质控制器连接的一对应介质控制器;通过该第二控制器/该第一控制器的介质控制器,发送数据请求至与其连接的一对应介质驱动部;通过该介质驱动部接收数据请求并发送至与其连接的一对应介质接口;以及该介质接口提取接收的数据请求中数据,并传输数据至该第二控制器/该第一控制器的通信系统。
依照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控制器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选择多个传输介质中传输数据封包的流通量较高的介质作为传输介质。当多个传输介质传输此数据封包的流通量相近或相同时,则选择多个传输介质中具有较低中央处理器占有率的传输介质作为传输数据封包的传输介质,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占有率为多个传输介质满负荷传输时的占有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6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