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直热式节能饮水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7373.3 | 申请日: | 200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3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54;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31533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直热式 节能 饮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水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的直热式节能饮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水机主要分为传统有胆式的饮水机和快热的直热式饮水机,其中,有胆式的饮水机存在有多种缺陷,例如需要重复加热,容易产生能源浪费,且会产生结构的现象;而现有快热的直热式饮水机多是电控加热、调温,但是也有结构的现象,只是结构的可能性比有胆式饮水机小,但是其所存在的缺陷在于加热的水温不均匀,热水、生水之间容易混合,严重影响着水的口感。此外,无论是传统的有胆式饮水机还是快热的直热式饮水机都有明显的窜温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热效率高、无生水热水混合现象、节能的直热式节能饮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直热式节能饮水机,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与原水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本体内部设有储水装置,储水装置与加热机构相连接,所述加热结构为内部设有螺旋体的加热管结构,该加热管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储水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储水装置为设有至少两层内外腔体的双水位储水装置。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进的直热式节能饮水机,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加热管结构的两端设有管座,在管座上设有与储水装置以及出水口相连通的开口,所述螺旋体的端部与管座相配合连接。
所述加热管结构两端的管座中,至少有一个管座为两通管座或三通管座。
所述螺旋体外侧设有螺纹外缘棱,该螺纹外缘棱的外颈与所述加热管结构的内径相配合。
所述两通管座或三通管座中设有内外两层管壁,所述内层管壁的内径与所述螺旋体的端部外径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外层管壁与所述加热管结构的管壁相连接。
所述储水装置的内腔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连接管部分与所述外腔上开有的进水口相连接,且在进水处设有控制阀。
在所述加热机构与饮水机的出水口之间还设有一调流量液化增压器。
在所述调流量液化增压器的本体上设有上下排列的通孔或者长条形孔,该通孔或长条形孔与所述调流量液化增压器的本体上设有进水嘴相连通。
在所述调流量液化增压器的本体内部还设有挡块结构。
所述调流量液化增压器的本体上还开有通过蒸汽排气管与出水口相互连通的排气口。
在所述出水口处还设有与调流量液化增压器的热水出水管以及蒸汽排气管相连通的排气出水嘴。
所述排气出水嘴由一个三通管和一个单通管相互套扣而成,两者之间至少部分处形成一环空段。
在所述本体上还设有机械水位开关,该机械水位开关与所述储水装置的外腔体相连。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本发明的加热机构内部设有螺旋体,所以可以保证在加热的过程中加热均匀,无生水、热水混合现象;并且在螺旋体的旋转作用下,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利用率高,加热速度快,出水流量大,热水温度高;同时,由于水的热膨胀作用以及螺旋体旋转形成的水流的冲涮作用,从而使得加热装置的加热管结构不会产生结垢现象;此外,本发明的调流量液化增压器具有自动调节流量和控温的优点,使得出水的温度能够保持均匀;调流量液化增压器的多次进行的汽水分离和液化作用,以及储水装置中设置的多腔体结构和排气出水嘴,也使得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不会排入储水装置中,可以杜绝饮水机的窜温现象;综上,本发明的饮水机的热利用效率高,不窜温,开机加热、不开机不耗电等优点,使得本发明具有了优良的节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加热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螺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两通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三通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调流量液化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调流量液化增压器本体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调流量液化增压器本体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排气出水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73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汉字构件全拼组合输入法
- 下一篇:隧道探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