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7882.6 | 申请日: | 200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3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昊;李勇坤;权五详 | 申请(专利权)人: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9G3/36;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祁建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 ||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6年6月21日提出的申请号为No.P06-0056120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结合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向背光提供电源的逆变器电路以及采用该逆变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器件的需求以各种形式增加,并且近来已经采用各种平板显示器件例如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显示面板)、ELD(电致发光显示器)、VFD(真空荧光显示器),等等。
平板显示器件中的液晶显示器件因为其可以以低功率驱动和图像质量优异已经被广泛采用。
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器件利用电场控制液晶的透光率,从而显示图像。为此,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其中液晶显示单元呈矩阵形排列的液晶显示模块,用于驱动液晶显示模块的驱动电路以及壳体。
液晶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在两玻璃基板之间液晶单元呈矩阵形排列;以及背光组件,其向液晶显示面板照射光。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结合在一起成一体以防止光损耗。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基板;以及夹在两基板之间的液晶。这里,两基板是其中形成有薄膜晶体管(在下文中,称作‘TFT’)的阵列基板和其中形成有滤色片的滤色片基板。
液晶显示面板属于非发射显示面板,从而液晶显示面板从背光组件接收光以显示图像。背光组件按照背光的设置位置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在侧光式中,背光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侧表面以提供光。在直下式中,多个背光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以提供光。
近来,液晶显示器件已经变大并可以用于制造电视,从而由于直下式背光可以制成高度度所以主要采用直下式背光。
另一方面,背光中采用的光源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等。
图1是表示相关技术的直下式背光组件的截面图,而图2是图1中部分’A’的放大图。
参照图1和2,直下式背光组件包括灯10,容纳灯10的底盖14;设置在底盖14内的反射片12;和设置在底盖14外侧的逆变器印刷电路板(在下文中,称作‘PCB’)16。散射板粘在容纳灯10的底盖14上,并且多个光片设置在散射板上。
底盖14包括下表面和侧表面,并且反射片12用双面胶带粘在其内表面。
反射片12把从灯10入射的光反射到背光组件前方。
灯10是平行排列的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并包括涂覆在玻璃管内壁上的磷;注入玻璃管的惰性气体;以及在玻璃管两端外部设置的外部电极。
如图2所示,逆变器PCB 16设置在底盖14的后面,并且逆变器电路包括安装在逆变器PCB 16上并用于驱动灯10的变压器55。
逆变器电路未示出,但是包括:开关部分,从外部电源接收直流电源以转换为交流信号;变压器55,对由开关部分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升压以把升压后的交流信号提供给灯10;以及控制部分,检测提供给灯10的电流来以此控制开关部分。一种通过该逆变器电路驱动灯10的方法包括:单独驱动方法,其中一个灯以一对一的关系对应一个变压器;以及并行驱动方法,其中多个灯以多对一的关系对应一个变压器。
如果是单独驱动方法,一个变压器用于驱动一个灯,从而可以用低容量的变压器驱动灯。相反的,如果是并行驱动方法,由一个变压器驱动多个灯,这样采用的变压器必须为高输出变压器。
图3示出了利用一个高输出变压器驱动多个灯的并行驱动方法。
如图3所示,外部电极荧光灯采用并行驱动方法,而冷阴极荧光管采用单独驱动方法。就是说,多个外部电极荧光灯10共同地连接到公共电极40从逆变器电路50接收交流高电压。
如图2所示,逆变器电路50包括安装在逆变器PCB 16上的高输出变压器55。这里,逆变器PCB 16包括环氧玻璃光纤基板16c,和第一和第二铜薄膜层16a、16b,其涂覆在玻璃光纤基板16c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逆变器PCB 16具有安装在其上的高输出变压器55,从而在与安装有变压器55的区域对应的逆变器PCB 1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没有铜薄膜。如果上表面紧密地粘在变压器55,为了防止由变压器55的高输出引起的放电的危险省略了铜薄膜工艺。并且,在下表面中,考虑逆变器PCB 16的绝缘内部压力省略了铜薄膜工艺(接地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未经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78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部件载体的装配方法
- 下一篇:微线程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