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多台计算机的键盘-屏幕-鼠标切换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8544.4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洲;柯承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33;G06F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计算机 键盘 屏幕 鼠标 切换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多台计算机的键盘-屏幕-鼠标切换系统及其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切换系统及其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处理键盘-屏幕-鼠标(Keyboard-Video-Mouse,简称KVM)信号来控制多台计算机。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工程的迅速发展,用来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至一个控制台(console)的键盘-屏幕-鼠标切换器(KVM Switch),又称多电脑切换器,已广泛地使用,通过该切换器可以在控制台与计算机间传送键盘-屏幕-鼠标(KVM)信号,而能够自该控制台对其选择的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一种屏幕显示(on-screendisplay,OSD)选单接口的出现则更进一步地使控制远程计算机的操作更为便利。在OSD选单中,使用者能够任意选择一个已经连接至控制台上的计算机。在最初的设计中,受限于键盘-屏幕-鼠标切换器的远程控制能力,一个控制台仅能连接几台计算机。然而,现在的键盘-屏幕-鼠标切换器在各方面的功能已经具有长足的改进,尤其是可以极其所能地增加连接网络的计算机数量以适应各种网络群组的飞快成长,甚至于还可以将多个切换器以菊链(daisychaining)或堆栈(cascading)的方式相互串接,通过这种方式连接至该多个切换器的计算机数量甚至可达数千台。
如图2所示,它是一完全由纯文字组成的传统OSD选单。对于任何一个使用者而言,若要在其上逐个地寻找想要进入的计算机将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例如,采用多个切换器5级甚至于8级的多层堆栈串接时,使用者必须逐次进入这些层级以找出想要进入的计算机。因此,如果未准备一份关于所有计算机的详细清单,将很难找出想要进入的计算机,因为纯文字的OSD选单所揭示有关计算机的信息并不足够。进一步而言,使用者必须浪费很多时间来熟悉这一非人性化的接口以达到必需熟练的程度。
在美国专利公告第5,721,842号、第5,884,096号、第5,937,176号、第6,112,264号、第6,345,323号及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0087753号中均已揭露采用前述现有的OSD选单技术。请参考图1所示由OSD电路14(如OSD芯片)产生的影像信号以建立OSD选单的实施例,OSD电路14(如OSD芯片)产生的影像信号是被传送至叠加电路12。该叠加电路12能够同时接收并结合来自于远程计算机的实时影像信号与OSD选单的影像信号,并输出一叠加信号。当使用者从控制台的屏幕212上激活OSD选单并选择一台计算机时,结合来自于远程计算机的实时影像信号与OSD选单的影像信号而成的叠加信号便会输出至屏幕212上。传统的OSD选单图像可显示在屏幕212的中心位置,其显示结果即如图2所示。详言之,OSD电路14是用以产生OSD选单的影像信号,叠加电路12是用以结合该影像信号与来自于远程计算机的实时影像信号。然而,OSD电路14及叠加电路12处理信号的方法均非常复杂,例如,屏幕上每一个像素都需要叠加电路12根据经由键盘-屏幕-鼠标切换器18的键盘/鼠标信号(例如激活OSD选单的信号)以决定输出OSD选单的影像信号抑是输出来自于远程计算机的实时影像信号,因此OSD电路14与叠加电路12要做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
因此,的确有必要发展一种操作方便并较具有人性化操作接口的可控制远程计算机的系统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多台计算机的键盘-屏幕-鼠标切换系统及其方法,利用来自至少一台计算机的实时影像信号,在控制台的屏幕上主动建构一选单或画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多台计算机的键盘-屏幕-鼠标切换系统及其方法,能通过选取一选单图像以预览一预览画面,该预览画面是利用来自于前述计算机的影像信号建构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8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烟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藤黄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