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4-二取代氨基-6-取代-[1,3,5]三嗪或1,3-嘧啶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0024.7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蒋华良;沈旭;郑永唐;李剑;柳红;杜丽;杨柳萌;王睿睿;王乙平;陈凯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51/54 | 分类号: | C07D251/54;C07D239/50;A61K31/505;A61K31/53;A61P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梅;徐志明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氨基 嘧啶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药物 组合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和药物治疗学领域,具体涉及2,4-二取代氨基-6-取代-[1,3,5]三嗪或1,3-嘧啶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含此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背景技术
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症)患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快速蔓延。目前全球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总数已达到4,200多万,这其中中国有近100万,在亚洲居第2位,在全球居第14位。而且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病例数在以平均每年30~40%的速度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安全问题。
HIV病毒作为AIDS的病原体,其感染人体后在体内的复制过程需要整合酶(integrase,IN)的参与才能完成。IN能完成HIV双链DNA分子整合进入宿主染色体的过程。IN在体内具有3’切割的内切酶活性和链转移活性。IN先在HIV线形平端DNA的双链两端按3’-5’方向切割两个碱基,形成CA-OH-3’的凹端,在宿主细胞的DNA双链上切开一个5bp的缺口;然后HIV DNA双链的CA-OH-3’的凹端在IN的作用下与宿主细胞DNA链切口的5bp以磷酸二酯键的形式结合,形成整合中间体;再在细胞内某些酶的作用机制下去掉病毒DNA5’末端未配对的两个碱基,修复病毒及宿主细胞DNA链的缺口。
IN是由288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32kD的蛋白质,它在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N端区、核心区和C端区。N端区由1~50位氨基酸组成,是一个保守的HHCC锌指结构域,具有病毒DNA识别功能,此外还有促进IN四聚化和增强催化活性的功能。核心区由52~210位氨基酸组成,是IN催化最重要的部位。它包含三个酸性氨基酸残基(Asp64、Asp116和Glu152),排列成DD35E型,是非常保守的结构,是内核酶和核苷转移酶的位点。该部位和一个或两个二价阳离子(Mg2+或Mn2+)结合对催化活性是必需的。C端区是IN中保守性最小的区域,由213~288位氨基酸组成。它包含核定位信号,能非特异性的结合DNA,还参与IN的多聚化。IN三个区的晶体结构及与各种抑制剂的复合物晶体结构都已得到,但是IN全长的晶体结构仍然没有解决。
由于IN在HIV病毒复制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而且IN在人体细胞内没有IN的功能类似物,因而IN是AIDS治疗的理想靶标。寻找新的IN抑制剂,结合HIV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抑制剂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抗病毒活性、降低毒副作用和减少耐药性,是很有意义的治疗方案。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IN的抑制剂包括:DNA结合剂、寡核苷酸及核苷类似物、硫酸酯类似物、多肽和羟基取代的芳香化合物等。根据这些抑制剂跟IN的结合位点可以分为四类。
1核苷结合位点
最早用做IN抑制剂研究的核苷化合物是AZT及其衍生物AZTMP。AZT单磷酸、双磷酸和三磷酸均具有抗IN链转移活性。它们对IN的抑制是通过干扰IN与DNA的结合实现的。IN的K156、K159和K160是单核苷的结合位点,其中高度保守的K159是IN与DNA结合的关键。随后发现二核苷及异二核苷,还有寡核苷酸类化合物也有抑制IN的活性。
2金属离子结合位点
多羟基芳香化合物与IN的二价金属离子(Mg2+或Mn2+)螯合从而抑制IN的活性。这是具有IN抑制作用的化合物中被报道最多的,有木脂内酯类、香豆素单体或二聚体类、苯乙烯喹啉类和含邻苯二酚的螺环类蒽醌类等。这类化合物在体外测定中对IN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在细胞培养中毒性太大。
3LTR(长末端重复)DNA序列结合位点
这类抑制剂目前已经报道的有DNA双螺旋小沟结合剂(如纺锤霉素和偏端霉素)、DNA嵌入剂(如多柔比星)和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如米多蒽醌)。
4其他位点
2000年默克公司发现了两种能遏制IN的二酮酸类抑制剂,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类选择性作用于IN的抑制剂。这类化合物对整合反应的第二步有选择性抑制作用。除此之外其他的抑制剂都可能同时有多个作用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0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