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指示控制功能的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0342.3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2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洲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M1/2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指示 控制 功能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具有手机,尤其是有关兼具有操控简报功能的手机。
背景技术
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整合了行动电话系统模块、无线通讯(WiFi/BT)及计算机系统,并且搭配微软的操作系统,形成多功能及多媒体手机。智能型手机利用无线功能,结合行动商务,让商务人士,可以随时的与客户保持联是。所以手机已不再是传统的收发电话,而是生活及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
传统简报模式,是于计算机端架设一RF收发控制器,利用微软的简报软件(Power pointer)进行商务简报。但依据目前市场实务经验,有95%以上的商务人士,在进行商务简报的同时,是不会自行携带RF收发控制器。最主要的原因为,在旅行途中不便携带。
激光笔(Laser pointer),目前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简报时的必备工具。但由于激光笔的体积小以及耗电,常会造成容易遗失及电力不足的现象。因此这些问题往往会造成商务人士进行简报时的困扰。
中国中国台湾专利第M274726号揭示一种可操控简报的手机,是于手机本体内部设有一光标感测单元,以通过由手指碰触表面及手指移动感测及输出相对于投影简报画面光标移动的简报光标操控信号;及一简报光标界面电路,以将相对于光标感测单元及简报按键所输出的简报光标操控信号及简报按键操控信号输出至计算机主机;其中该光标感测单元为一触控板或一光学感应器。
上述中国台湾专利的手机,需另配置光标感测单元及一简报光标界面电路,才能将简报操控信号输出至计算机主机;且需另配置无线USB传输界面,才能与计算机主机进行简报操控信号的无线信号传输。并无利用手机本身的资源,将增加手机的制造成本。且不具有激光笔,简报者仍会有需携带激光笔所造成的困扰。
发明内容
为了使手机兼具有简报所需的激光笔的指向功能及操控简报内容的功能,而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指示控制功能的手机,使手机具有激光笔的指向功能,以利简报的进行,并可节约激光笔的耗电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指示控制功能的手机,使手机可遥控计算机进行简报作业。
本发明的具有指示控制功能的手机,是用以使手机兼具有辅助简报的进行的功能者,包括:
一无线通讯模块,是用以与一计算机或一简报操作系统其中之一之间联机,发出辅助简报进行的控制信号;
一行动电话系统模块;
一激光指示模块,是供发出激光束,以指引简报进行的位置;
一按键组,包含复数控制键,其中该控制键是供触发该无线通讯模块发出控制信号及供触发该激光指示模块发出激光束,而供进行简报的操控与指引,使该手机在进行简报中具有可控制换页,并射出光点指引简报进行位置的功能。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功效,请参阅图式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机实施例的功能性结构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手机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手机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图4为已知激光笔的电力供应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激光指示模块的电力供应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软件的主要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手机实施例的操控方式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手机本体 10中央处理单元
11行动电话系统模块 12WiFi通讯协议
13BT系统 14按键组
141第一按键 142第二按键
143第三按键 144多功能按键
15内存 16输出/入接口
17电池 2激光指示模块
21激光驱动器 22激光发光二极管
23镜片组 3机壳
31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所示。本发明具有指示控制功能的手机,是用以使手机兼具有辅助简报的进行的功能者,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0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良光盘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实现双模终端切换的方法、系统及双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