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管理表格的诊断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1200.9 | 申请日: | 200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6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卢盈志;张启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G06F1/32;G06F9/44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管理 表格 诊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源管理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源管理表格的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电源管理是一般桌上型电脑与依赖电池供应电力的便携式周边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的一项重要功能,如何能够针对电脑元件及周边设备的运行状况,有效调降非使用中设备的用电量,进而提高电池使用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对于电源管理来说尤其关键。
传统的电脑采用了高阶电源管理(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APM)规格,此规格是由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与英特尔(Intel)公司为显示器(Monitor)所开发的应用程序设计接口,其可保存个人电脑与具有特殊电池的显示器间的电力供应。但APM的主要问题在于其是由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System,BIOS)的固件(firmware)所主导控制,无法随着作业程序的变迁而有效地运用调整电力,只能经由中断请求(Interrupt Request,IRQ)和输入输出端口(Input/Output Port,I/O Port)来臆测使用者的活动,因此无法满足节约电源,以及延长便携式设备的电池寿命的需求。
为了让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保有一个共同的电源管理接口,目前则发展出一种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ACPI)标准,其是根据使用者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互动,而以操作系统取代BIOS来下指令管理电源,因此可以增加电源管理的效率。意即当操作系统察觉到现在电脑的某部分功能没有使用,便会自动降低其功能以减少用电,以储备更多电力。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能够将电源有效地分配传送至系统元件,搭配硬件检测主板温度、风扇转速和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的电压等信息,进而提供适当的电源与主机工作频率,来达到省电与效率并存的目标。
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在实际上的运用是由BIOS提供一个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表格(ACPI table)给支持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的操作系统,而此操作系统即依照此ACPI表格进行电源管理,若是ACPI表格不正确,则有可能造成电脑的某些元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操作系统无法开机等情况。因此,在每次更新ACPI表格时,必须通过层层诊断的方式找出ACPI表格的问题,才能确保ACPI表格正确无误。
图1为现有的检视电源管理表格的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1,BIOS工程师每次在设计一个新产品或是产品在做改良时,均会依据产品所使用的芯片组、中断请求(Interrupt Quest,IRQ)与不可屏蔽中断(Non-Maskable Interrupt,NMI)等硬件设计、系统所支持的ACPI版本(例如1.0b或2.0),以及对ACPI的一些限制(例如是只能单独使用一个IRQ),将其对应的硬件信息填入ACPI表格的各个栏位(步骤S110)。然后再修改及重建(rebuild)BIOS的程序代码以支持此ACPI表格(步骤S120)。接着则是利用上述重建后的BIOS开机,进入操作系统(例如DOS)以执行一个测试工具去转储(dump)ACPI表格(步骤S130),也就是将所有ACPI表格中每个栏位的值都计算出来并存入文件中。此时工程师即可开始文件检视这些栏位的值,并判断出ACPI表格的哪一个栏位不正确(步骤S140)。若栏位皆正确,则结束ACPI表格的检验动作;反之,若有栏位不正确,则会参考产品设计或芯片组的电子数据系统(Electronic Data Systems,EDS)是否有改变(步骤S150)。若有改变,则回到步骤S110,将硬件设计等信息重新填入ACPI表格,并重建BIOS;反之,若无改变,则BIOS工程师将会依照ACPI表格错误的栏位修改BIOS的程序代码,以便更正ACPI表格中此栏位的值(步骤S160),并回到步骤S120,继续利用测试工具去转储ACPI表格,重新检视各个栏位的值。如此反复测试及检视,最终获得所有栏位均正确的ACPI表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1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