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抵御垃圾邮件的分布式邮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71517.2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2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沙瀛;谭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10008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抵御 垃圾邮件 分布式 邮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抵御垃圾邮件的分布式邮件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互联网的主要形式是C/S即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形式,一般服务器的性能比较好,客户端的性能相对较差,服务器提供服务,客户端获得服务。典型的应用就是浏览器与WEB服务器的应用。WEB服务器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比如文字、图片、音乐等。用户将自己的计算机作为客户端,通过访问服务器获得相关的资源,这个模式的优点是对于用户的客户端计算机来说要求比较低,而且也简化了对用户的要求,用户只需要能够上网就可以通过WEB浏览获得所需的资源。
但是这个模式的缺点就是对服务器方要求比较高,要求有很高的计算能力,很大的存储空间,快速的反应能力等。而且面对不断增加的用户规模和请求,服务器方也必须不断得增加服务器方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反应能力。
现有的传统的电子邮件系统就是一种服务器/客户端模式。每个用户都有一个邮件客户端程序,由邮件客户端程序负责邮件的发送和接收。用户发送的邮件首先都发送给本地的邮件服务器,再由邮件服务器转发到目的用户的邮件服务器,其中可能包括多次邮件服务器之间的跳转。最终转发到目的用户的邮件服务器。当目的用户通过邮件客户端软件访问本地的邮件服务器的时候,本地邮件服务器再将邮件发送给目的用户。
现有的电子邮件系统以及垃圾邮件的存在导致的问题是:
1.每个邮件服务器都需要大量的空间来保存本地用户的邮件。如果邮件服务器允许转发的话,则需要的空间更大。
2.恶意用户可以通过那些公开的、或者有漏洞的邮件服务器转发大量的垃圾邮件,而且由于往往经过了多次的跳转,对最终的源头往往很难追查到。而且恶意用户利用多个邮件服务器的多次跳转可以有意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添加一些虚假的信息。
3.即使用户对垃圾邮件做出了判断,并且在本地删除了,但是因为已经传输到本地的邮件服务器,本地邮件服务器就需要一定的空间来保存此垃圾邮件;而且此垃圾邮件已经到达了本地邮件服务器,已经浪费了大量的带宽。
4.垃圾邮件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同一个邮件对某用户来说是垃圾邮件,对另外一个用户来说可能就是需要的信息。
目前,通常有两种判断和截获垃圾邮件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邮件服务器端,现有的邮件服务器的通常做法是:邮件服务器首先对收到的邮件通过某些技术手段来判断发送过来的邮件是否是垃圾邮件,如果是疑似垃圾邮件,则单独给用户发一个邮件,由用户再判断此邮件是否是真的垃圾邮件,如果用户认为不是垃圾邮件,则邮件服务器放行。如果用户认为是垃圾邮件,用户不需要做任何操作,邮件服务器在保存一定时间后则自动删除。前面说到垃圾邮件对用户来说定义是不同的。但是邮件服务器需要对大量的邮件、针对不同用户的邮件统一做出判断,因此不可避免的有误报和错报,所以最终也需要用户来进行判断,并没有减轻用户的工作量。而且往往垃圾邮件的来源很难判断,因此一个垃圾邮件可能发送多次,用户也需要删除多次,这是无意义的重复劳动。而且垃圾邮件已经发送到目的端的服务器上,占用了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还有一种方法是在用户的客户端计算机上安装垃圾邮件的检测和截获工具软件,工具软件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判断某一电子邮件是否是垃圾邮件。此方法同样有第一种方法的问题,垃圾邮件也已经发送到服务器端,也占有了网络带宽和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尽管根据用户的特性对技术手段进行优化和不断的学习,但是仍然会有误报,所以最终还是需要用户进行人工判断。上述两种手法基本都是被动防御的手段,到本地后只是简单的删除垃圾邮件,对后续的同样的垃圾邮件没有有效的防御手段。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就需要一种能够抵御垃圾邮件的新的电子邮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邮件系统抵御垃圾邮件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抵御垃圾邮件的分布式电子邮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能够抵御垃圾邮件的分布式电子邮件系统,该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用于用户申请获得电子邮件帐号、查询获得电子邮件接收者的网络地址、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节点单元;
至少一个用于响应用户申请电子邮件帐号的请求、分配相应电子邮件帐号,并将与节点单元相邻用户电子邮件帐号及其网络地址传递给用户的目录服务单元;
所述节点单元与所述目录服务单元之间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节点单元包括申请电子邮件帐号单元,查询其他帐号网络地址单元,发送电子邮件单元,接收电子邮件单元和存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1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