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装芯片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1604.8 | 申请日: | 200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1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朝晖;姜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旗数码技术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8 | 分类号: | H01L25/18;H01L23/4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芯片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的结构,尤其涉及封装芯片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随着闪存(Flash)芯片的存储容量的加大,使得以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的电子设备成为存储介质的发展趋势。大容量的电子设备可能还会使用多颗闪存芯片,比较典型的应用可能会使用8颗、16颗、32颗,甚至64颗闪存芯片。
当需要大容量的闪存芯片的时候,由于现有的芯片封装多采用金属线以邦定技术(Bonding,称为邦定技术或打线技术)连接芯片的可导电凸块和印刷电路板焊点,然而,此种采用金属线的连接方式使得电子设备总厚度的加大。也就是说,电子设备的总厚度会受到金属线的打线工艺的限制。另外,对于芯片封装工艺来讲,芯片的倒装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
然而,如何将上述的金属线的封装芯片邦定技术与芯片的倒装封装技术相结合,降低封装芯片的体积,则成为当前封装芯片所需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装芯片的结构,能够实现多芯片的紧密封装,减小封装体积,降低封装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封装芯片结构,包括闪存芯片、控制器芯片以及承载闪存芯片、控制器芯片的印刷电路板,所述闪存芯片上的每一个引脚都有一个可导电凸块,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置相应的焊点,还包括导电线,所述的闪存芯片的有可导电凸块的面向下倒压组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所述的可导电凸块和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点形成导电性的固定连接,控制器芯片重叠放置于所述的闪存芯片上并固定,所述导电线连接控制器芯片的引脚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点并固定。
所述的闪存芯片至少为一颗。
所述的控制器芯片至少为一颗。
所述的可导电凸块和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点之间设有导电层。
所述的控制器芯片有硅材料的一面向上重叠放置于闪存芯片上。
所述的控制器芯片重叠放置于闪存芯片上并固定,所述控制器芯片与闪存芯片之间涂覆粘胶。
本芯片封装结构的闪存芯片形成芯片阵列,所述芯片阵列与所述的控制器芯片固定封装。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将闪存芯片倒压封装于印刷电路板,同时将控制芯片与闪存芯片重叠放置在一起,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在使用闪存芯片的大容量存储电子设备时,能明显的压缩电子设备的体积和降低封装芯片的成本。有利于当前的电子硬盘或闪存存储介质的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芯片封装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芯片封装结构的闪存芯片与印刷电路板倒压封装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芯片封装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该封装芯片结构可应用于电子硬盘内。现有技术中,可以将多个芯片组成的芯片阵列进行封装的方式,如,未分割的8个、16个芯片为一组,可直接采用8个芯片的阵列作为一个整体闪存芯片,则以每一封装整体闪存芯片的容量成为8个芯片的总和,在本发明中闪存芯片形成芯片阵列,所述芯片阵列与所述的控制器芯片固定封装。现有的芯片制造工艺需求,是先将分割后的单个芯片或是多颗芯片封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然后再将封装后的印刷电路板连同芯片一并用绝缘的塑料进行密封封装,并将芯片的用于与印刷电路板进行焊接的导电管脚引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未分割的8个芯片的芯片阵列作为一个整体闪存芯片阵列,进行电子硬盘内部芯片的芯片封装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旗数码技术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旗数码技术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1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