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包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2616.2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2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10;H01M10/38;H01M10/40;B65D8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魏振华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包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包装方法,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软包装电芯的锂离子电池的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因而在各种电子设备和通讯设备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包括极芯、电解液以及容纳极芯和电解液的外壳。传统的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然而金属外壳厚度较厚,影响电池容量密度的提高。为了克服金属外壳的这种缺陷,近来,出现了使用多层复合膜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外壳,以制成容纳极芯和电解液的电芯,然后再进行包装,最终制成成品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软包装电芯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外壳较薄、壳体重量较低,因而重量比能量高,而且该电池的外形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制作过程简单,成本低,成品率高。
在包装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时,由于电芯柔软,弯折容易变形,因而,目前较多地利用两片胶壳对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进行包装,具体过程为:将制好的电芯置于一个胶壳的内部空间中,然后再利用另一个胶壳将开口封死,再通过对胶壳之间的焊线进行焊接(如超声波焊)将两个胶壳熔接在一起,从而制成具有软包装电芯的锂离子电池。
然而,现有的包装方法的缺陷在于:在电池的厚度方向上,两片胶壳的厚度占有的比例很大,从而难以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容量比;而且,通过超声波焊接的焊接强度有限,因而电池的机械性能不够理想,跌落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具有软包装电芯的锂离子电池的现有包装方法中,难以提升电池的容量比、电池的机械性能有限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显著地提升电池的容量比并使电池具有较强机械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的包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包装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边框模塑于软包装的电芯上,再对模塑有边框的电芯用覆膜层包覆。
按照本发明的包装方法,首先通将边框模塑于柔软的电芯上,从而使电芯具有基本的形状,而且,在模塑后边框覆盖电芯的侧壁且保留电芯厚度方向的除侧壁之外的表面暴露,再对模塑有边框的电芯用覆膜层进行包覆。与传统的胶壳相比,由于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锂离子电池中,在厚度方向上,电芯仅增加了覆膜层的厚度,因而显著地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比,而且包覆处理的锂离子电池不存在任何缝隙或焊缝,因而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中锂离子电池的软包装电芯;
图2为将保护线路板组装于图1中的电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中边框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模塑模具内安装有组合好保护线路板的电芯的示意图;
图5为经过模塑后制成的半成品锂离子电池;
图6为根据本发明方法用覆膜层进行包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包装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边框8模塑于软包装的电芯1上,再对模塑有边框8的电芯1用覆膜层16包覆。
如图1所示,软包装的电芯1利用复合膜将电池极片(未显示)以及电解物质(未显示)封装其中而制成,具有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3,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3分别与电芯1内部的正极极片(未显示)和负极极片(未显示)电连接。
与传统的在金属壳体内封装有电池极片和电解物质相比,软包装的电芯1封装材料薄,因而使用该种电芯制成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大的容量比,而且,由于当电解物质不稳定而产生气体甚至爆炸时,软包装的封装方式使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更好。
在锂离子电池中,一般都设置有保护线路板,保护线路板的作用包括防止锂离子电池过度充电、过度放电等。因而,优选地,在模塑前,将保护线路板6组合于电芯1上,如图2所示,所述模塑将保护线路板6、电芯1以及边框8模塑成为一个整体。
保护线路板6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于电芯1,只要电芯1能实现电连接即可,即,只要保护线路板6实现与电芯1的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3的电连接即可。
由于电芯1为软包装,因而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3也较为柔软,位置公差较大,不容易确定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3位于合理的位置范围内。因而,为了确保保护线路板6与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3能牢固电连接,优选地,通过导电的连接部件4和5分别将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3连接于保护线路板6。这样,通过该导电的连接部件4和5克服了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3位置公差较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2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茼蒿中提取黄色素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辅助筛选籼稻和粳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