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影像的特殊色彩的色度调整器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2836.5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0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炽;柯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68 | 分类号: | H04N9/68;H04N9/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影像 特殊 色彩 色度 调整器 方法 | ||
1.一种色度调整器,包括:
一座标旋转数字计算器,计算相关于一第一色差信号的一第一色度角度;
一色彩分割操作单元,耦合至该座标旋转数字计算器,根据一控制信号形成一调整区域,当该第一色差信号落于该调整区域内时,该色彩分割操作单元输出相关于该第一色度角度的一第二色度角度;以及
一色度旋转单元,耦合至该色彩分割操作单元,将该第一色差信号旋转该第二色度角度以输出一第二色差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影像转换单元,接收一输入影像信号,并将所接收的该输入影像信号转换成该第一色差信号与一亮度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影像转换单元,耦合至该色度旋转单元,将该第二色差信号与该亮度信号转换成一输出影像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色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入影像信号与该输出影像信号为RGB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色彩分割操作单元包括:
一分割单元,耦合至该座标旋转数字计算器,利用N条参考色轴产生N个色彩区域,N为正整数,并根据该控制信号选择一或多个色彩区域当成该调整区域;以及
一操作单元,耦合至该分割单元,当该第一色差信号落于该调整区域内时,该操作单元对该第一色差信号进行操作以得到该第二色度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操作单元利用如线性内插,线性外插,四次方程式,三次方程式或其结合,来产生该第二色度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分割单元选择在一选定参考色轴两侧的两色彩区域当成该调整区域,以及该操作单元利用下列的线性内插来得到该第二色度角度:
θ′=[θ/Angle(MR)]·Angle(Mr′)当该第一色度角度落于该选定的该参考色轴一侧的一色彩区域内时;
θ′=[θ/Angle(RY)]·Angle(r′Y)当该第一色度角度落于该选定的该参考色轴另一侧的另一色彩区域内时;
其中,θ与θ’分别代表相关于该第一色差信号的该第一与该第二色度角度,R是被选定的待旋转参考色轴,r’是旋转后参考色轴,M与Y代表在待旋转参考色轴两侧的参考色轴,Angle(MR)是参考色轴M与参考色轴R间的夹角,Angle(Mr’)是参考色轴M与参考色轴r’间的夹角,Angle(RY)是参考色轴R与参考色轴Y间的夹角,Angle(r’Y)是参考色轴r’与参考色轴Y间的夹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色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色度旋转单元利用下列等式旋转该第一色差信号以输出该第二色差信号:
Cb′=Cb·sinθ′+Cr·cosθ′
Cr′=Cr·sinθ′-Cb·cosθ′
Cb/Cr代表该第一色差信号,Cb’/Cr’代表该第二色差信号。
9.一种在一影像中调整色度的方法,包括:
计算出相关于一第一色差信号的一第一色度角度;
根据一控制信号而产生一调整区域;
当该第一色差信号落于该调整区域内时,产生相关于该第一色度角度的一第二色度角度;以及
将该第一色差信号旋转该第二色度角度以输出一第二色差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色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换一输入影像信号成该第一色差信号与一亮度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色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换该第二色差信号与该亮度信号成一输出影像信号。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色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该调整区域的该步骤包括:
利用多条参考色轴来产生多个色彩区域;
根据该控制信号,选择待旋转的一参考色轴;以及
将相邻于被选定的待旋转参考色轴的一或多色彩区域选择成该调整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色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输入影像信号与该输出影像信号为RGB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28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