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门装置及相机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201038.0 | 申请日: | 200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9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萧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9/08 | 分类号: | G03B9/08;G02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门 装置 相机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快门装置及采用所述快门装置的相机模组。
背景技术
快门是相机的重要零组件,其可控制相机中感光元件的曝光时间,从而控制成像的清晰程度。通常,快门需具备以下条件:1)良好的光开闭效果,快门关闭时,光线无法通过快门,快门开启时,具备极高光通过率;2)高响应速率,快门开闭切换时间短,曝光时间可精密控制。
当前,快门主要可分为两种:机械快门及电子快门。机械快门是大多数传统相机及数码相机所采用的快门装置,其通过机械方式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如利用弹簧或电磁力控制快门叶片的开闭以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进而达到控制感光元件曝光时间的目的。电子快门主要应用于采用电荷耦合器(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影像感测器的数码相机上,其主要通过控制CCD影像感测器的通电时间来控制CCD影像感测器的曝光时间,并不存在实在的“门”。
机械快门及电子快门在光开闭效果及响应速率方面均有优秀的表现。然而,所述两种快门仍存在待改进的缺点。机械快门结构复杂,体积大,不利于相机小型化,机械驱动致使其功耗大。电子快门适用产品范围小(只适用于部分采用CCD影像感测器的数码相机),且采用电子快门会造成CCD影像感测器一直暴露于镜头的凝聚光中,此将缩短CCD影像感测器的使用寿命。
另外,机械快门及电子快门均不适用于当前流行的便携式电子装置附带相机(如手机相机)。对于机械快门,其成本高、体积大,不符合便携式电子装置附带相机低成本、小型化的要求。对于电子快门,便携式电子装置附带相机多采用低廉的补充性金属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影像感测器作为感光元件,此类CMOS影像感测器一般无法设置电子快门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附带相机的快门装置。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快门装置的相机模组。
一种快门装置,其包括一透明基底、一透明上盖及一电压源,所述透明基底与透明上盖配合形成一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内封装有一形成于所述透明基底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一形成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疏水性透明介电层,一位于所述疏水性透明介电层上的不透光绝缘油墨层,一位于所述不透光绝缘油墨层上的导电水液层,以及一形成于所述导电水液层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电压源用于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间提供一工作电压以使所述导电水液层发生电湿润效应以排挤所述不透光绝缘油墨层开启所述快门装置。
一种相机模组,其包括一镜头及一与所述镜头相对设置的感光元件。所述镜头包括一镜筒多个嵌设于所述镜筒内的镜片。所述相机模组还包括一嵌设于所述镜筒内的快门装置。所述快门装置包括一透明基底、一透明上盖及一电压源,所述透明基底与透明上盖配合形成一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内封装有一形成于所述透明基底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一形成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疏水性透明介电层,一位于所述疏水性透明介电层上的不透光绝缘油墨层,一位于所述不透光绝缘油墨层上的导电水液层,以及一形成于所述导电水液层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电压源用于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间提供一工作电压以使所述导电水液层发生电湿润效应以排挤所述不透光绝缘油墨层开启所述快门装置。
相较于传统的快门,所述快门装置可制成(采用半导体工艺)极其微小尺寸,利于产品小型化;还可批量生产(采用半导体工艺),成本低;所述快门装置的光开闭状态切换只需很小的电压驱动,耗电量小;所述快门装置具备实在的“门”,利于保护感光元件,延长感光元件的使用寿命;所述快门装置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相机,特别是便携式电子装置附带相机,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湿润效应原理示意图(电源接通瞬间);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快门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快门装置处于开启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相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疏水性介电层10a的一侧设置一电极11a,在其另一侧滴加少量水液,水液在疏水性介电层10a上凝聚为一液滴12a。然后,在电极11a与液滴12a之间施加一电压差,受静电力作用,液滴12a在疏水性介电层10a表面扩散,湿润疏水性介电层表面,该现象即为介电材料的电湿润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201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