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盖式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201389.1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2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淙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盖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盖式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有可变焦相机模组的滑盖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相机模组在各种摄像装置,例如传统相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录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相机模组内置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音乐播放器中等,更是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内置相机模组的滑盖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已见于市面,这类滑盖式电子装置通常包括一本体以及一盖体,本体表面可以设置键盘,盖体表面可以设置显示屏及一些功能选择键,盖体与本体可相对滑动,以相对滑开或叠合,而相机模组,包括至少一镜头模组以及一影像感测器,内置于该盖体内或内置于该本体内。
现有的滑盖式电子装置中内置的相机模组或是定焦式,没有变焦功能,或是通过设置凸轮、马达等驱动机构来驱动变焦,然而这些驱动机构将会使本来体积已相对较大的滑盖式电子装置的体积进一步增大,而且将耗费较大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内置有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可变焦相机模组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实为必要。
一种滑盖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一盖体,一第一镜头模组,至少一定位孔,一第二镜头模组,至少一可伸缩的定位柱,以及一影像感测器。所述本体具有一操作面及一与所述操作面相对的背面,所述本体在所述操作面与背面之间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盖体具有一显示面及一与所述本体的操作面面对的结合面,所述盖体的结合面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操作面上,所述盖体可与所述本体相对滑开或叠合,所述盖体的结合面开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一镜头模组收容于所述本体的通孔中。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镜头模组周缘。所述第二镜头模组收容于所述盖体的开口中。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二镜头模组周缘,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叠合时,所述定位柱伸出并嵌入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第一镜头模组与该第二镜头模组对准。所述影像感测器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开口内,在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滑开时用于感测穿透所述第二镜头模组的光线,在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叠合时用于感测穿透所述第一镜头模组及第二镜头模组的光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滑盖式电子装置在盖体与本体滑开时,可以使用单个第一镜头模组拍摄,在盖体与本体叠合时,可以使用第一镜头模组及第二镜头模组拍摄,因而可以使用不同焦距拍摄成像,达到变焦目的,并且避免使用传统的凸轮或马达驱动机构,使体积相对较小,成本较低。进一步地,所述滑盖式电子装置在盖体与本体叠合时,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对位配合,如此使第一镜头模组与第二镜头模组对准,避免由于盖体与本体的滑动而使二者光轴偏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滑盖式电子装置盖体与本体相对叠合时局部剖示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一镜头模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盖体结合面的第二镜头模组及定位柱示意图。
图4及图5是图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滑盖式电子装置盖体与本体相对滑开时局部剖示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滑盖式电子装置盖体与本体相对叠合时局部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滑盖式电子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滑盖式电子装置100为一手机,其包括一本体10,一与所述本体10滑动配合的盖体20,一第一镜头模组30,一第二镜头模组40以及一影像感测器50,所述第一镜头模组30设置于所述本体10中,所述第二镜头模组40及影像感测器50设置于所述盖体20中。
请参阅图4,所述本体10具有一操作面102及一与操作面102相对的背面104,所述操作面102设置有一键盘12,并在所述键盘12上方、操作面102与背面104之间开设有一通孔14,该通孔14呈一阶梯形状以容置所述第一镜头模组30并可通光。优选地,所述本体10还于背面104设置有一镜头盖16。所述盖体20具有一显示面202及一与显示面202相对的结合面204,所述显示面202设置有一显示屏22及一组功能选择键24,所述结合面204滑动设置于所述操作面102上,并且开设有一开口26。所述盖体20相对所述本体10滑开时,所述开口26与所述通孔14错开,所述开口26面对外部;所述盖体20相对所述本体10叠合时,所述开口26与所述通孔14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2013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纱线储存装置
- 下一篇:药物活性组分的缓释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