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提式内燃螺栓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05777.8 | 申请日: | 2006-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7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庆梁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41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式 内燃 螺栓 扳手 | ||
1、一种适用于无电源地点使用的手提式内燃螺栓扳手,主要有小型汽油发动机(1)、行星轮系变速箱(2)、旋转方向转换器(3)、换向手柄(4)、旋转方向转换器底座(5)、冲击式加力器(6)、输出轴离合器(7)、套筒头(8)、操作扶手(9)、电磁式冲击次数检测传感器(39)和扭矩控制盒(10)组成,其特征在于汽油发动机(1)与行星轮系变速箱(2)联结,行星轮系变速箱(2)与旋转方向转换器(3)外壳是一个整体,上端安装行星齿轮变速部分,下端安装旋转方向转换部分,行星轮系变速箱(2)与旋转方向转换器(3)为同轴心结构,旋转动力经行星轮系变速箱(2)减速后传递给旋转方向转换器(3),旋转方向转换器底座(5)安装在旋转方向转换器(3)与冲击式加力器(6)之间,将二者连接成一个整体,操作扶手(9)安装在旋转方向转换器底座(5)两端的安装孔上,冲击式加力器(6)与输出轴离合器(7)安装在同一个壳体内,套筒头(8)安装在套筒头驱动输出轴(36)上,冲击次数检测传感器(39)铁心为永磁磁钢,磁钢外部绕有线圈的电磁式结构,安装在冲击式加力器(6)主动冲击体(34)的上方,扭矩控制盒为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分析处理电磁式冲击次数检测传感器(39)提供的主动冲击体(34)冲击次数信号,计算并显示扭矩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手提式内燃螺栓扳手,其特征在于减速部分使用行星轮系变速箱(2)减速,行星轮系架(15)上端外圆为光轴结构,下端外圆为外花键结构,上端由行星轮系架定位套(11)进行轴向与径向定位,下端与中心孔为内花键结构的上换向体座(16)组成花键连接副。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手提式内燃螺栓扳手,其特征在于旋转方向转换器(3)中上换向体座(16)下端和下换向体座(23)上端外圆均为带定位台的外螺纹结构,上换向锥齿轮(17)和下换向锥齿轮(22)内孔均为内螺纹结构,上换向体座(16)与上换向锥齿轮(17)螺纹为右旋,下换向体座(23)与下换向锥齿轮(22)螺纹为左旋,上换向体座(16)与上换向锥齿轮(17),下换向体座(23)与下换向锥齿轮(22)均相互配合组成螺纹连接副。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手提式内燃螺栓扳手,其特征在于旋转方向转换器(3)中上换向体座(16)下端面、下换向体座(23)上端面和换向体(21)两端面均为由斜面和平面组合而成的齿型结构,各端面齿位置均布并且数量相等,齿数不大于3个,啮合面向内凹斜在0~1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手提式内燃螺栓扳手,其特征在于下换向体座(23)由安装在下部分外圆上的换向输出轴承(25)实现轴向与径向定位,内圆安装辅助换向轴承(26),使花键输出轴(28)与下换向体座(23)组成转动副。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手提式内燃螺栓扳手,其特征在于旋转方向转换器底座(5)为两端带操作扶手安装孔的异型体,中间圆部分平面与操作扶手安装孔平面相互垂直,操作扶手安装孔外圆与中间圆部分的平面以过渡圆弧过渡,中间圆部分的外圆与操作扶手安装平面以过渡圆弧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手提式内燃螺栓扳手,其特征在于输出轴离合器(7)中被动冲击体(35)下端与套筒头驱动输出轴(36)上端有位置均布数量相等,数量不大于个3个,由平面、斜面和过渡圆弧组成的啮合齿,轴中心分别有可放置输出轴离合器分离弹簧(38)的定位台,定位台的内径大于输出轴离合器分离弹簧(38)的外径,分离弹簧安装在被动冲击体(35)与套筒头驱动输出轴(36)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庆梁,未经孟庆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057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调羹
- 下一篇:粉碎机进料口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