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泵防气锁阀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09514.4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9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京书;于洪英;杨翠霞;刘洪刚;郑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刚 |
主分类号: | F04B53/12 | 分类号: | F04B53/12;F04B47/02;E21B4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泵 防气锁阀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泵活塞上的抽油泵防气锁阀。
二、背景技术
目前,游梁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尤其是油气比大的井,时常发生气锁抽空现象,表面上看抽油机工作很正常,实际上是处于空抽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进入泵筒后,不能打开活塞上的游动凡尔,天然气在泵筒里越集越多。气体是可压缩的,当活塞下行时,气体被压缩,下行到死点时,没有形成打开游动凡尔的压力,活塞上行时,气体膨胀,泵筒内不能形成低压区,泵筒上的固定凡尔打不开,油层的油进不了泵筒,所以抽油泵的每一冲程只是空抽。另外,如果泵筒内上部是气、下部是油、活塞下行时,在气体段下行速度快、到液体段突出减速(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在接触液面的瞬间会形成“液击”,液击的冲量很大,会把抽油杆撞弯或撞断,或把油管的丝扣拉伤,引起漏油,会造成停产修井,直接影响抽油机井的正常生产。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克服抽油机井生产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抽油泵防气锁阀,解决抽油机井“气锁空抽”和“液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阀体、阀芯和阀杆组成,其特征是阀体呈圆筒形,阀体的上部设有公螺纹,公螺纹下边筒内设有阀杆限位器,限位器的下部圆筒内壁直径大于阀芯直径,阀体中下部设有阀芯密封腔,阀芯呈球形,其直径大于活塞上的游动凡尔直径,其轴线顶部设有阀杆万向连接孔,阀杆的下端部设有万向头,与万向连接孔连接。
阀杆呈圆柱形,上部直径大于中部直径,中部直径大于下端部直径,阀杆顶部设有锐角斜面。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彻底解决了抽油机井的“气锁抽空”和“液击”问题,由游动凡尔单密封变为双密封,提高了抽油泵的泵效,减少了修井次数,提高了抽油机井的生产时率,节约了修井成本。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 2-阀杆 3-阀芯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阀体1、阀芯3和阀杆2组成,其特征是阀体1呈圆筒形,阀体的上部设有公螺纹,公螺纹下边筒内设有阀杆限位器,限位器的下部圆内壁直径大于阀芯直径,阀体中下部设有阀芯3密封腔,阀芯3呈球形,其直径大于活塞上的游动凡尔直径,其轴线顶部设有阀杆2万向连接孔,阀杆2的下端部设有万向头,与万向连接孔连接。
在使用时,将抽油泵防气锁阀的公螺纹拧在游动凡尔罩的母螺纹上即可。
在抽油泵的活塞下行时,利用抽油泵防气锁阀的阀芯截面积大于游动凡尔密封面积之差,即使在游动凡尔与固定凡尔之间的单位压强小于游动凡尔以上液柱单位压强时,抽油泵防气锁阀的阀芯带动阀杆也能将游动凡尔强制打开,泵筒的油气通过阀体内腔进入活塞中心再进入活塞以上的油管流到地面井口。
在活塞上行的瞬间,利用固定凡尔与游动凡尔之间瞬间产生的低压区或者说瞬间产生的负压,靠游动凡尔以上液柱的压力瞬间将抽油泵防气锁阀推下或阀芯自由落下,游动凡尔几乎同时关闭,在抽油泵防气锁阀的阀芯与游动凡尔之间也产生一个低压区,为活塞下行时强制打开游动凡尔创造条件,活塞的往复运动带动了抽油泵防气锁阀的往复运动,及时打开游动凡尔,使泵筒内的油气及时流到油管柱里,通过井口流到地面油管网,防止了抽油泵气锁现象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刚,未经刘洪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09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频插座连接器及其与螺母的组合
- 下一篇:阴道清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