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髋部骨折防护垫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09541.1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63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军;李桂兰;王丽霞;杨增敏;李梅;李大君;冯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书军;李桂兰;王丽霞;李梅 |
主分类号: | A41D13/05 | 分类号: | A41D1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江苏省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髋部 骨折 护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用具,特别是一种防止老年人跌倒造成髋部骨折发生的保护垫。
背景技术
人到老年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骨质疏松现象,在跌倒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腕部、肩部、髋部或脊椎等部位的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非常高,给老年人带来极大危害。髋部骨折需要手术进行骨折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风险大且费用高,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对于跌倒所致髋部骨折的发生,只能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对中老年人的保护,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老年人跌倒造成髋部骨折发生的髋部骨折防护垫。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髋部骨折防护垫,主要由二个对应的垫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垫体设计为与人体髋部体表外形相应,在垫体的中间即股骨大转子区域设有向外的隆起,目的是使大转子区域和垫体之间悬空,垫体的四周外沿区域与臀部、大腿相接触;垫体的内表面覆有一层软质垫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短裤配合使用,两块髋部骨折防护垫固定于髋部侧后方,当不慎跌倒一侧髋部着地时,垫体首先着地受力,着地应力由于垫体的作用转移到四周臀部和大腿部位的丰厚肌肉组织上,有效保护了缺乏肌肉保护且位置表浅的股骨大转子部位,避免了髋部骨折的发生。同时垫体根据大腿内收时的髋部体表外形制作,穿着方便、舒适,不影响体形外观,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护能力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1为垫体、2为隆起、3为软质垫层、4为通气孔、5为尼龙搭扣。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髋部骨折防护垫,主要用于防止老年人跌倒所致髋部骨折的发生,由左右二个垫体1组成,垫体1采用高分子材料,根据大腿内收时的髋部体表外形制作。垫体1通过搭扣、系带5或其它方式固定在短裤的侧后方股骨大转子部位,左右一边一个。短裤可采用弹性强、伸缩力大的材料制作,保证垫体1紧贴在股骨大转子周围。垫体1的中间2向外的隆起,从而使得股骨大转子部位与垫体1中间部位悬空,垫体1的四周外沿区域与臀部、大腿相接触。在跌倒的情况下,股骨大转子部位因为悬空不受到冲击,而来自地面的冲击力借助垫体转移到股骨大转子周围大腿和臀部软组织丰厚的区域,既大大地缓冲了冲击,又避免了对股骨大转子的冲击,从而达到保护股骨大转子,防止髋部骨折的目的。垫体1的内表面覆有一层软质垫层3,软质垫层3采用气垫或海绵、泡沫等轻质材料,也可有效增强缓冲能力。在上述垫体1上还开有多个通气孔4,增加透气性能,使穿着舒适。
跌倒时发生髋部骨折的机理如下:人类的股骨大转子位置表浅,仅位于髋部后外侧皮下。在跌倒时往往是一侧髋部首先着地,因大腿内收时股骨大转子部位会更加突出,在股骨大转子直接着地的情况下,由于该部位缺少软组织缓冲,上半身和下肢的重力在此部位形成剪力,所以容易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特别是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极易发生此类骨折。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短裤配合穿着,固定在短裤的侧后方,左右一边一个,垫体1覆盖股骨大转子部位和周围臀部和大腿部位,并且中间悬空,不慎跌倒时,受力的部位转换为周围臀部和大腿部位丰厚的软组织而非表浅的股骨大转子区域,故可有效缓冲外力冲击,从而保护股骨大转子部位,防止髋部骨折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书军;李桂兰;王丽霞;李梅,未经王书军;李桂兰;王丽霞;李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09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
- 下一篇:便于接驳的集雨水槽接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