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领域的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09827.X | 申请日: | 200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8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庄革;耿哲;亓恒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革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玉珍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 领域 控制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工业或大流量智能检测、控制类仪表技术领域,尤其是在传统的计量仪表的基础上,增加实现仪表计量数据的无线传输控制功能。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常用的大流量燃气表有气体腰轮流量计和膜式煤气表等几类,具有适合于使用在被测管道口径大、流量大等工作环境的特点,但只具有计量功能,不能方便管理部门的信息统计和更新,难以适应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改变目前管理相对落后的局面,就必须寻求有效、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结构布局合理,利用先进无线模块作为数据信息存储和传递的介质,具有独特的调控方式和频点,配有专用的数据通讯协议的控制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带来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对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中本实用新型是由控制器下盖1、控制器上盖2、无线模块3、电池盒4、电路板5、固定孔6和接头7组成,电路板5固定在控制器下盖1的上端,无线模块3紧靠电路板5也固定在控制器下盖1上,电池盒4固定在电路板5上,其中无线模块3、电池盒4、电路板5均被安装在由控制器下盖1和控制器上盖2扣合在一起的空间内,并通过位于控制器下盖1上的四个固定孔6固定在墙体上,同时相关数据信息通过位于控制器上盖2下端的接头7与已知技术信号线8相接,为了实现远传抄表目的,其特征在于,单片机U2分别与计量取信电路14、时钟电路9、无线模块电路10、数据存储电路11、电源电路12和振荡电路13相连接,见图2,其中计量取信电路14是由干簧管J1、J2、电阻R1~R8、电容C1~C4组成;时钟电路9是由时钟芯片U5、晶振Y2、电阻R21、R22、电容C50组成;无线模块电路10是由无线模块J9、电阻R10、R13、电容C9组成;数据存储电路11是由铁电存储器U3、U4、电阻R17~R20、电容C30、C40组成;电源电路12是由锂电池S1、电容C6、E1、电阻R11、R12、二极管D1组成;振荡电路13是由晶振Y1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采用先进无线模块作为数据信息存储和传递的介质,利用独特的调控方式和频点,配有专用的数据通讯协议,在电路设计中使用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用时钟芯片U5作为计量时钟,用铁电存储器U3、U4作为数据存储器,根据时间智能表记录最近一段时间的用气情况,当用户开户时,需根据客户的要求,到现场设定标号,表收到设定的数据后反馈给相应系统,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上传的数据对用户表的数据进行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先进无线模块作为数据信息存储和传递的介质,具有独特的调控方式和频点,配有专用的数据通讯协议,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抗攻击性,计量信号有错时或脉冲信号线被剪断时,程序内部有处理标志,如果有用户窃气即放磁铁使信号出错时,表内部程序作出相应的标志和处理。记录发生的时间和用气量,然后发送相应的标志到上位机,从而管理部门能有效的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电原理结构图。
图中1.控制器下盖,2.控制器上盖,3.无线模块,4.电池盒,5.电路板,6.固定孔,7.接头,8.信号线,9.时钟电路,10.无线模块电路,11.数据存储电路,12.电源电路,13.振荡电路,14.计量取信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单片机U2F12X的3脚通过电阻R12接于单片机的18脚,并通过电阻R11接于S1的2脚,S1的1脚为接地端,同时S1的1脚通过并联在一起的电容E1和C6然后与二极管D1串联接于S1的2脚,单片机U2F12X的5脚、6脚接晶振Y1,8脚、9脚分别通过电阻R7、R8接于J2的3脚和2脚,J2的1脚为接地端,且一路通过串联在一起的电容C3和电阻R3接于电源端,另一路通过串联在一起的电容C4和电阻R4接于电源端,单片机U2F12X的11脚、12脚分别接于U3FM24CL64的5脚和6脚,单片机U2F12X的13脚和14脚分别接于U4FM24CL64的5脚和6脚,U3FM24CL64、U4FM24CL64的5脚和6脚分别通过电阻R18、R17和电阻R20、R19接于电源端,U3FM24CL64的1~4脚、7脚和U4FM24CL64的1~4脚、7脚均为接地端,U3FM24CL64的8脚为电源端通过电容C30接地,U4FM24CL64的电源端8脚通过电容C40接地,单片机U2F12X的15脚接于J9SRWF-501的3脚,J9SRWF-501的1脚和2脚分别为地端和电源端,J9SRWF-501的4脚接于单片机U2F12X的16脚并通过电阻R10接于电源端,J9SRWF-501的7脚接于单片机U2F12X的17脚,同时单片机U2F12X的17脚通过电容C9接地,通过电阻R13接于电源端,单片机U2F12X的21脚、22脚分别通过电阻R5、R6连接到J1的3脚和2脚,11的1脚为接地端,且一路通过串联在一起的电容C1和电阻R1接于电源端,另一路通过串联在一起的电容C2和电阻R2接于电源端,单片机U2F12X的23脚、24脚分别接于U5 PCF8563的5脚和6脚,还分别通过电阻R22和R21接于U5PCF8563的8脚电源端,U5 PCF8563的1脚和2脚间串联晶振Y2,U5PCF8563的4脚为接地端,通过电容C50与电源端相连,在制作过程中,合理的布置电路板和给单片机输入相应的程序,按照附图安装、连接、调试即可达到上述功能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革,未经庄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09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