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转矩绞磨卷筒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0948.6 | 申请日: | 200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17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姜朴;姜晓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朴;姜晓辰 |
主分类号: | B66D1/58 | 分类号: | B66D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51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转 矩绞磨 卷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绞磨牵引机械的输出类卷筒装置,可安装于绞磨的输出轴上完成负载的牵引、提升,通过整定转矩,能实现2台及以上绞磨组对非位(势)能负载的牵引同步并具有过牵引保护功能,同时保留了传统绞磨的所有性能特性。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绞磨按照驱动方式可分为人工绞磨、机动绞磨和电动绞磨三类,除人工绞磨外,主要由基座、动力装置、变速装置和输出卷筒(俗称磨芯)四部分组成。绞磨配合绳索等辅助工具,可实现负载的起重或牵引,适用于没有电源的野外作业及大型机动车辆无法进入的地形复杂的施工现场,具有不受牵引绳长度限制的特点,通常多用于输电线路、电缆工程和管路敷设等施工的牵引与吊装。普通绞磨只能单机使用,卷筒与输出轴刚性连接,无法实现对负载的过牵引保护和联机同步控制,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传统绞磨的缺陷,提供一种调转矩绞磨卷筒,在保留绞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对负载的过牵引保护和联机同步控制功能,主要克服其用于电缆牵引敷设时存在的先天缺陷,拓宽绞磨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常规绞磨输出轴轴肩处设置一带键槽的摩擦挡圈,依次与带有小锥度锥孔的绞磨卷筒、带有键槽的小锥度锥套和压力调整装置一同装配,组成调转矩绞磨卷筒,利用摩擦原理,通过紧固绞磨输出轴端的压力调整装置,近似线性地调整卷筒与挡圈、锥套的压力,以此改变卷筒的摩擦阻力,实现绞磨卷筒的调转矩功能。
卷筒小孔端均布4~6个螺孔,在绞磨用于位能负载等不需要调整转矩的工况时,利用内六角螺栓将卷筒与摩擦挡圈联接紧固,同时压紧压力调整装置,调转矩绞磨卷筒成为一体,转变为常规绞磨卷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技术方案简单实用,有效地扩展了常规绞磨的使用功能,可实现对负载的过牵引保护和联机同步控制功能,显著提高了设备的性价比;方案实施或现有常规绞磨改造经济、简便,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运行可靠,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悬挑输出轴绞磨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输出轴绞磨的剖面结构图。
图1、2中调转矩卷筒各部件名称为:1.调转矩卷筒,2.锥套,3.平键,4.压板,5.调整螺母(垫圈),6.调整螺栓,7.摩擦挡圈,8.定位螺栓,9.绞磨悬挑输出轴,10.绞磨固定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先将平键(3)放入绞磨悬挑输出轴(9)的键槽内,将摩擦挡圈(7)安装在绞磨悬挑输出轴(9)的轴肩处,然后依次装入调转矩卷筒(1)、锥套(2),再将调整螺栓(6)旋入绞磨悬挑输出轴(9)轴头端部的螺孔内拧紧,其上装入压板(4)、垫圈和调整螺母(5),调转矩绞磨卷筒组装完毕。
调整绞磨卷筒的转矩时,先将绞磨锚固,将单环绳套的尾绳穿入卷筒的尾绳定位孔内,绳套在调转矩卷筒(1)上缠绕五圈后利用卸扣连接拉力表和手拉葫芦,葫芦的移动端锚固,在逐渐紧固调整螺母(5)的同时,拉紧手拉葫芦至调转矩卷筒(1)在拉力的作用下克服与锥套(2)、摩擦挡圈(7)间的静磨擦阻力而产生相对滑移,当拉力达到要求整定值时,拧紧双螺母,红色油漆封固,转矩调整完毕。
使用时,当负载阻力大于等于调转矩交磨卷筒的整定拉力时,调转矩卷筒(1)自动停止转动,实现过牵引保护功能;当负载阻力小于调转矩卷筒(1)与锥套(2)、摩擦挡圈(7)间的动摩擦阻力时,调转矩卷筒(1)自动恢复转动,周而复始,实现绞磨组的同步控制。
当绞磨用于起重位能负载或不需要调整转矩时,可将摩擦挡圈(7)与调转矩卷筒(1)用定位螺栓(8)紧固后一同安装,安装后按照调整螺栓(6)的允许紧固力矩拧紧调整螺母(5),压紧锥套(2),此时,调转矩绞磨卷筒变为常规绞磨卷筒。
调转矩绞磨卷筒可用于已有常规绞磨的改装。
图2所示实施例为绞磨输出轴轴端设有活动轴承座时的结构图,原理同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朴;姜晓辰,未经姜朴;姜晓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0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