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困倦消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3888.3 | 申请日: | 2006-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5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罗水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水仙 |
主分类号: | B60K28/06 | 分类号: | B60K28/06;A61B5/02;G08B21/06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琼花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困倦 消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困倦消除器,尤其是关于一种当人们在困倦打盹时,能够对使用者进行警告提示并消除困倦的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所有人都能觉察到自己困了,但往往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打瞌睡。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枯燥乏味,简单安静的动作,使人很容易产生片刻的失意,俗称打盹,从而容易发生事故;还有如铁路岔道口值班、站岗、重要会议、课堂不宜精神恍惚的场合等等......这时候很希望有人来提醒或监视来度过难关。
瞌睡一般分为两种:连续工作休息不够的和餐后没有休息就工作的都易产生瞌睡。国际上虽然有日本尼桑研制的眼皮监测系统,英国的CCED和脑电波监测装置系统等,但因高昂的成本和庞大体积安装使用的不方便,无法广泛使用。另外还有通过皮肤电阻这一人体生物电皮电信息的变化来检测人的瞌睡临界点,对瞌睡的临界状态做出警告和提示的司机疲劳预警手表,由于测量的准确程度与皮肤的油性、湿性相关,在皮肤干燥、偏凉时测量结果很不准确,因此导致此项技术无法得以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困倦消除器,与手表结合在一起,腕式的困倦消除器,方便配戴。当人们出现瞌睡的临界状态时,通过鸣叫、震动、专用无线音箱、电脉冲刺激等方式来警告、提示和消除困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困倦消除器,包括有:壳体,其底面设有两个探测孔,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安装在壳体表面的显示器;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传感探测器、检测控制器、警示消困装置和电源;所述的检测控制器与传感探测器,警示消困装置和显示器通过电路连接,并根据探测信号显示和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传感探测器和检测控制器之间可以设置一信号放大器。所述的检测控制器采用一能设置临界参数、比较探测参数和控制警示消困信号的CPU控制器。
所述的困倦消除器,其中,所述的警示消困装置是蜂鸣器、震动马达、专用无线音箱或脉冲,或是四者全部或部分的结合。
所述的困倦消除器,其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是数码显示屏、液晶数字显示器或液晶图示显示器。
所述的困倦消除器,其中,所述的壳体底面上设有探测孔和脉冲输出孔,侧面设有翻页按钮、报警模式按钮、电源开关和用于扩展该困倦消除器与电脑等其它设备连接的USB接口。
所述的困倦消除器,其中,所述的壳体与表带相连接。
所述的困倦消除器,其中,所述困倦消除器还包括一充电电池,可进行反复多次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利用传感探测器检测血液的循环频率来测量人的精神状态,测量值准确可靠;实时监测驾驶者的生理指标,及时提醒和预防使用者进入瞌睡状态;多种提醒方式(蜂鸣器、震动、无线音箱、脉冲)可供选择并可相互组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与手表结合在一起,使用配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实施例,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困倦消除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表带2,在壳体1的表面设有数码显示屏3,在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按键4,壳体1的底部设有探测孔5和脉冲输出孔6。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传感探测器、检测控制器、警示消困装置和电源。如图3所示,所述的检测控制器与传感探测器,警示消困装置和显示器通过电路连接,并根据探测信号显示和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传感探测器和检测控制器之间可以设置一信号放大器。所述的检测控制器采用一能设置临界参数、比较探测参数和控制警示消困信号的CPU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中,显示器可以采用数码显示屏、液晶数字显示器或液晶图示显示器;警示消困装置中的报警装置可以采用蜂鸣器、震动器、无线音箱或脉冲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水仙,未经罗水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38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