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4678.6 | 申请日: | 200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00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淦;陈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服务器或电脑中的风扇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子元件在工作时,常常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的带走,将会给电子元件带来损害。因此,常常会需要一些散热装置,用来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如,在电脑或服务器机箱中,一般会安装有风扇来达到散热的目的。为了将风扇固定在机箱中,通常采用螺丝将风扇直接固定在机箱中。但是,这种使用螺丝的固定方式在拆装风扇时,需要采用螺丝起子等工具,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风扇拆装的风扇固定装置。
一种风扇固定装置,用来固定一设有通孔的风扇,包括一机箱及一固定架,所述机箱设有一底板及一与底板垂直的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定位片及一突起,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片卡置配合的定位块、至少一用于插入所述风扇通孔的突柱及一弹性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设有一突块,所述突块可与所述底板的突起抵靠配合,并可通过扳动所述操作杆使两者分离,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底板的定位片卡置配合及所述突块与所述突起抵靠配合而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侧板一起将所述风扇固定于两者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风扇固定装置的固定架通过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底板的定位片卡置配合及所述突块与所述突起抵靠配合而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侧板一起将所述风扇固定于两者之间,而通过扳动弹性操作杆而使所述固定架的突块与所述底板的突起分离而向外拉动所述固定架,从而使所述固定架的突柱自所述风扇的通孔中滑出,从而使所述风扇可自所述机箱中取出,在组装与拆卸所述风扇时均不需要使用螺丝起子等工具,拆装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风扇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的固定架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立体组装图。
图4是图1的另一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风扇固定装置用来固定一风扇10,所述风扇10一侧的四角落各开设一通孔12。所述风扇固定装置包括一机箱20及一固定架30。
所述机箱20包括一底板22及一与所述底板22垂直的侧板24。所述底板22在靠近所述侧板24的位置向上突设两定位片222,并在所述两定位片222的大致中间位置的外侧向上突设一突起224。每一定位片222与所述底板22间形成一间隙。所述侧板24在靠近所述两定位片222的位置设有一限位片242。所述限位片242大致与所述侧板24垂直。
请参考图1及图2,所述固定架30为一框体,包括一底壁32、两自所述底壁32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的侧壁34及一连接所述两侧壁34上端的横杆36。所述固定架30一侧的四角落对应所述风扇10的通孔12各延伸出一突柱38。所述底壁32的上表面设有一操作杆322,下表面开设一凹陷323。所述操作杆322包括一基部324及一自所述基部324的末端向上垂直延伸且成L形的操作部326。所述底壁32在所述基部324的两侧分别开设一凹口328,以便于所述基部324弹性变形。所述基部324的底部设有一突块329。所述突块329在向着所述突柱38的一侧形成一倾斜面3292,另一侧则形成一阻挡面3294。所述两侧壁34的下端部分别设有一斜向上延伸的弹性臂342。所述两侧壁34的底部两侧分别水平向外突出一定位块3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46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方便开启易拉罐的微型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