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后侧门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5568.1 | 申请日: | 200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2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邱贵年;柏宏;黄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E05B5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45007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侧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门锁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方便装配的后侧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后侧门锁中,如图1所示的,为实现在车内的控制锁的开关,在前门锁100的基础上需要增加设置一V型块110,通过拉杆120连接内部开关锁按钮,实现在车内对后门锁的开关。现有技术的常见该后门锁结构用于通用的P系列车辆中。
现有技术的V型块是为改变传力方向而设置,其枢轴111一般固定在后门的内板上,但在实际的生产和维护中发现,该结构较难装配,原因在于该V型块是一个关键的传力部件,如果装配角度不合适会造成后门锁的开闭困难,同时,因为是在后门内板上单独装配,额外增加了装配的零部件和调试安装过程。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该部件由于开关锁为常受力部件,容易从内板上松动或脱落,造成故障状态。
因此,现有技术存有缺陷,而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后侧门锁装置,能够实现装配的简便和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后侧门锁装置,设置于后侧门板内,其包括一后门锁体,以及一连杆,连接一车内开关锁的开关;所述连杆通过一V型块实现对所述后门锁体的开关;其中,所述V型块的枢轴设置在所述后门锁体上。
所述的车辆后侧门锁装置,其中,所述V型块的枢轴与外部开关拉杆的型块枢轴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辆后侧门锁装置,由于采用了将V型块设置在锁体上的方式,减少了车辆装配和检测的零部件,且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使各部件之间牢固适配,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车辆后侧门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侧门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各较佳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侧门锁装置200,如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对V型块的结构做了改变。所述车辆后侧门锁装置200设置于后侧门板内(图中未示出后侧门板),其包括一后门锁体230,固定于后侧门板上,以及一连杆220,连接一车内开关锁的开关按钮;所述连杆220通过一V型块210实现对所述后门锁体的开关,而该V型块的枢轴设置在所述后门锁体230上,即与所述后门锁体230一体设置。这样,整个本实用新型车辆后侧门锁装置就可以将其后门锁体230做为一个整体模组配件进行安装,而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调试和单独安装V型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V型块的枢轴211可设置在锁体上的任何合适位置,较好的是,如图2所示的,将其与外部开关拉杆140的型块150的枢轴同轴设置,这样,相关活动部件就设置在一起,减少了后门锁体整个模组的装配工序。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侧门锁装置实现了对V型块的装配工序,减少了装配的螺栓等零配件和需要检测的部分,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5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位合成含氧化合物转化制烯烃微球催化剂的方法
- 下一篇:排气净化用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