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挂液清洗针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6023.2 | 申请日: | 200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5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刚;江学平;罗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燕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挂液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针,尤其是医疗领域自动生化分析仪中的清洗针。
【背景技术】
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清洗针包括注液针和吸液针。在自动清洗过程中,吸液针与真空容器连接,在适当的时机,吸液针与真空容器导通,从而吸取反应杯中的废液;而注液针与带压力的水源连接,在适当的时机,注液针与带压水源导通,从而向反应杯内注入清洗液。注液针与吸液针均被固定在清洗机构上,而清洗机构本身被固定在一个清洗座上,由电机驱动进行上下动作。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一般采用不锈钢针作为清洗针输送清洗液。在清洗过程中,钢针会不断地从反应杯的液面中抬起,并停留在反应盘上方。由于钢针与反应杯内的清洗液或者反应液接触,当其从液面抬起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钢针的端部可能会附着少量清洗液或者反应液。这些挂液有可能滴落到正在进行测试的反应杯中,从而对测试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在自动清洗过程中,如果注液针与吸液针两根针的距离较近,则两针之间的缝隙就会吸附较多的清洗液,从而造成大量挂液。因此,在现有的技术方法中,一般将吸液针与注液针的距离设计地较远,从而避免两针之间挂液,这就会造成清洗机构地尺寸较大、结构不紧凑;或者将注液针与吸液针设计为同心针套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结构极为复杂,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的防挂液清洗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挂液清洗针,包括注液针与吸液针,所述注液针和吸液针紧密贴靠地排列,所述吸液针的针尖底端低于注液针的针尖底端,且吸液针的针尖开有斜口,所述斜口的开口面向注液针。
其中,所述吸液针的针尖底端低于注液针的针尖底端0.5-1.5mm。所述注液针优选为其针尖底端为平底形,所述斜口的高端点优选为与注液针的针尖底端平齐或基本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还设置有用于箍紧注液针和吸液针的紧箍装置。
所述紧箍装置可以为套筒或紧箍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挂液清洗针,包括用于注液的注液针和用于吸液的吸液针,所述注液针和吸液针紧密贴靠地排列,还设置有用于箍紧注液针和吸液针的紧箍装置。
所述紧箍装置可以为套筒或紧箍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注液针与吸液针紧密贴靠在一起,结构紧凑,既减小了装置所占空间,又减小了注液针与吸液针之间的挂液量,吸液针略长于注液针,吸液针的针尖处开有斜口,使注液针针尖处的挂液能够被吸液针吸走,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挂液量。
2)本实用新型采用紧箍装置固定注液针与吸液针,进一步保证了注液针与吸液针紧密贴靠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针尖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针尖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注液针2与吸液针1被紧密贴靠地排列在清洗机构上,为固定注液针2与吸液针1,采用一紧箍装置将注液针2与吸液针1紧箍在一起,该紧箍装置可以是紧箍带,也可以是套筒4。套筒4套在注液针2与吸液针1的外围,套筒4可以是椭圆柱形的,也可以是圆柱形的,而且套筒4的内径(如果套筒是椭圆柱形,则是长轴方向的内径)是吸液针1与注液针2的外径之和,因而使注液针2与吸液针1无间隙配合,减少了挂液量。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注液针2与吸液针1被紧密贴靠地排列在清洗机构上,为了保证在排废液时,吸液针1与反应杯底充分接触,吸液针1针尖的底部应低于注液针2针尖的底部;另外一方面,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吸液针1针尖与注液针2针尖的高度差不能过大,否则注液针2的注液刚好会喷射到吸液针1的外壁上,从而造成注液针2外壁挂液。因此,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吸液针1的针尖底端低于注液针2的针尖底端0.5-1.5mm,一般而言,吸液针1的针尖比注液针2的针尖低1毫米左右,注液针2的针尖底部优选为平底,吸液针1的针尖处开一个斜口3,斜口3的开口方向面向注液针2。斜口3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30度至70度之间,优选角度是45度。斜口3的高端点5与低端点6的垂直距离L为0.9毫米至2毫米之间,如图3所示,斜口3的高端点5与注液针2的针尖底部平齐或基本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6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