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密封装置的静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6276.X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3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少彬 |
主分类号: | F16J9/20 | 分类号: | F16J9/20;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清方 |
地址: | 518068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的部件,尤其是一种机械密封装置的静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密封装置,一般包括动环和静环,在动环或静环上设计有补偿机构,静环与动环的磨擦环起磨擦密封作用,静环包括环体和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设置环体上,或者在环体上设防用于安装密封转轴的O型密封圈的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装有一圈O型密封圈。所述静环一般是用不锈钢或硬质合金耐磨材料做成,或者是以不锈钢为主体,在其磨擦面上镶嵌有一圈用硬质合金环而成。当静环相对于动环高速成旋转时,在静环与动环之间会产生相当高的高温,所以,机械密封装置还配有冷却机构,以保证静、动环,及其在静环上的O型密封圈不被高温而损坏,但是现有的静环由于环体直径比较小,O型密封圈受环体结构的限制,一般离静环磨擦面比较近,当冷动机构一旦出现问题,如缺水或缺油,既使是只有几分钟,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它都烧坏静环O型密封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可以适当延长静环O型密封圈使用寿命的机械密封装置的静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机械密封装置的静环,延长环体的轴向直径,并在环体上设置一圈或一圈以上的轴向隔热环形凹槽,且O型密封圈布置在最外一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的外侧。
所述轴向隔热环形凹槽为3圈。
所述3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其中2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设置在静环磨擦面同侧的侧面上,1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错位设置在与静环磨擦面相对一侧的侧面上。
所述3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其中2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设置在与静环磨擦面相对一侧的侧面上,另外1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错位设置在与静环磨擦面同侧的侧面上。
所述3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均设置在与静环磨擦面同侧的侧面上。
所述3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均设置在与静环磨擦面相对一侧的侧面上。
在所述静环磨擦面一侧还镶嵌有硬质金属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延长环体的轴向直径,并在环体上设置一圈或一圈以上的轴向隔热环形凹槽,且O型密封圈布置在最外一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的外侧的结构,由于隔热环形凹槽的隔热作用,延长了磨擦面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静环O型密封圈的时间,这样,就可延长静环O型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中所示为一种机械密封装置的静环,延长环体1的轴向直径,并在环体1上设置有3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2,在最外一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2的外侧布置有O型密封圈3,在所述静环磨擦面一侧还镶嵌有硬质金属环4。所述3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2中有2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2设置在静环磨擦面同侧的侧面上,1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2错位设置在与静环磨擦面相对一侧的侧面上。当然,也可以在与O型密封圈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相应用于安装O型密封圈3的凹槽(未画出),用于定位O型密封圈3。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3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2,其中2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2设置在与静环磨擦面相对一侧的侧面上,另外1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2错位设置在与静环磨擦面同侧的侧面上。
请参见图3和图4,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所述3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2均设置在与静环磨擦面同侧的侧面上。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3圈轴向隔热环形凹槽2均设置在与静环磨擦面相对一侧的侧面上。
上述所述径向隔热环形凹槽2除可以设置成为3圈外,也可设置成2圈、4圈、5圈或6圈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少彬,未经李少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6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