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腔体谐振器间的耦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6616.9 | 申请日: | 200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09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00 | 分类号: | H01P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敏;曹建军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谐振器 耦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射频和微波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以同轴腔体谐振器为基础的滤波器中的电磁耦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无线电频率资源越来越紧张,各种制式的通信系统使用的频段越来越接近,很容易干扰邻近频带的通信系统并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对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系统为了加强对邻近频带的抑制,系统中的各个部件的抑制性都有待提高,对于在通信系统中主要起抑制作用的滤波器、双工器和合路器的要求就更高。
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同轴腔体滤波器采取的耦合方式是:通常两个腔体通过两个腔体间一个耦合哑铃来实现容性耦合,从而实现低端衰减极点,并可通过确定耦合哑铃的长度来调节耦合量。由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耦合方式的侧视图,可以看出通常两个腔体是通过耦合哑铃来实现耦合的,耦合量可通过耦合哑铃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谐,耦合哑铃越长,腔体间的耦合就越大;但是当要求两个腔体间的耦合量很大的时候,即使是耦合哑铃的端头几乎接触到腔体谐振杆,也很难满足,同时会降低滤波器性能的可靠性;同时,当频率较高时,谐振柱往往很短甚至消失形成消失模或者波导腔,这时,哑铃耦合几乎无法实现其功能。
因此,现有技术中滤波器无法实现高频率、强耦合情况下的低端衰减极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滤波器无法实现高频率、强耦合情况下的低端衰减极点的缺陷,提供一种简单、滤波器设计方便的同轴腔体谐振器间的耦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同轴腔体谐振器间的耦合结构,在两个分别放置谐振器的相邻同轴腔体之间的隔离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设置一容性耦合组件,容性耦合组件包括一绝缘支撑体和一金属丝,金属丝穿过支撑体,金属丝一端与两腔的隔离壁通过螺钉或焊接等方式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丝可以为柱体、长方体或者是L形条等多种结构形式。
上述方案中,金属丝为良导电体或表面镀有良导电层,且该金属丝的半径或宽度可以视情况而变化,从而调整相应的结构尺寸。此耦合体极大的增强了相邻两个同轴腔体谐振器间的耦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加强耦合结构,这种结构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为滤波器的设计和腔体布局带来了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耦合谐振结构,可以显著增加同轴腔体间的电磁耦合量,从而更容易实现滤波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以具体滤波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耦合方式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耦合结构方案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耦合结构方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分别放置谐振器的相邻同轴腔体1和2之间的隔离壁3上开设有安装槽,在该安装槽中装一绝缘支撑体4,一金属丝或金属棒5(可为圆柱或长方体形式)穿过绝缘支撑体4,绝缘支撑体4、金属丝或金属棒5组成容性耦合组件,金属丝5一端用螺钉连接或者与腔体隔离壁3通过焊接。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演绎出其它组合结构,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6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式脉冲冲击波聚焦器
- 下一篇:木墙骨结构复合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