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6786.7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5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晁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B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5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薄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同时,使用者对手机的性能及外观要求也不断的提高。
在2004年摩托罗拉的超薄折叠手机V3问世,它以13.9mm的厚度号称当时世界上最薄的折叠手机,并且创下单机销量的世界第一,从而在手机界掀起了一场超薄风,许多手机终端厂商都推出自己的超薄手机。在折叠手机设计中,要降低手机的厚度,上翻盖组件(装配LCD的那部分)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手机上翻盖组件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包括壳体、双屏LCD33、主镜片34和副镜片35。壳体包括上侧壳体31和下侧壳体32,而双屏LCD33设置在上侧壳体31和下侧壳体32之间,并且在双屏LCD33与上侧壳体31之间设置有防尘泡棉37,在双屏LCD33与下侧壳体32之间同样设置有防尘泡棉37,起到防尘作用。主镜片34通过双面胶36黏贴在下侧壳体32外侧的开槽内,而副镜片同样通过双面胶36黏贴在上侧壳体31外侧的开槽内。通过主镜片34和副镜片35展示双屏LCD33两侧的显示屏。
现有的这种上翻盖组件的下侧壳体32需要的厚度至少0.5mm以上,才能满足主镜片34的黏贴;而上侧壳体31的厚度也至少需要0.7mm以上,才能满足副镜片35的黏贴,使得整个壳体的厚度较大,无法满足超薄的需求。另外,需要在壳体与双屏LCD33之间贴合防尘泡棉37,增加了整个上翻盖组件的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手机的上翻盖组件的厚度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布局合理、装配简便、厚度薄的超薄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超薄手机,包括上翻盖组件,所述上翻盖组件包括壳体、安装架、双屏LCD、主镜片和副镜片;所述壳体包括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所述上侧壳体开设有第一开孔,在所述第一开孔的下部边缘向内突出形成支承环,并且所述支承环围成第二开孔,所述副镜片黏贴在所述支承环上;所述下侧壳体开设有容纳所述主镜片的第三开孔;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下侧壳体内侧,其包括第一水平部、在所述第一水平部末端向上延伸的垂直部、以及在所述垂直部末端远离所述第一水平部延伸的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部份与所述下侧壳体固定连接、另一部份延伸遮挡部分所述第三开孔,所述主镜片黏贴在所述第一水平部上;所述双屏LCD设置在所述主镜片和所述第二水平部之间,并且与所述副镜片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手机中,在所述双屏LCD与所述主镜片之间设有防尘泡棉。
在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手机中,在所述双屏LCD与所述第二水平部之间设有防尘泡棉。
在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手机中,在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副镜片之间设有防尘泡棉。
在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手机中,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承环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手机中,所述安装架为不锈钢钢架,其厚度为0.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手机中,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下侧壳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手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增加安装架,使得主镜片和副镜片可以安装在安装架上,进而降低了对壳体的厚度的要求,可有效的降低整个上翻盖组件的厚度,具有结构布局合理、装配简便、厚度薄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薄手机的上翻盖组件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薄手机的上翻盖组件的分解剖视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手机的上翻盖组件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手机的一个实施例中,其包括上翻盖组件,当然还包括手机的其他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上翻盖组件,而手机的其他组件可以选用现有的手机的结构来实现。
所述上翻盖组件包括壳体、安装架11、双屏LCD12、主镜片13和副镜片14。所述壳体包括上侧壳体15和下侧壳体16。所述上侧壳体15开设有第一开孔151,在所述第一开孔151的下部边缘向内突出形成支承环152,并且所述支承环152围成第二开孔153。所述副镜片14通过双面胶17黏贴在所述支承环152上。
所述下侧壳体16开设有容纳所述主镜片13的第三开孔1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67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