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6890.6 | 申请日: | 200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5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振宇 |
主分类号: | H01R24/06 | 分类号: | H01R24/06;H01R13/40;H01R13/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2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通用 串行 总线接口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尤其是具有两组标准接触点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是由一组接口接触点构成,分布在接口的一个面上,接触点与所连接的设备连接而进行通讯和取得电源供电。但是,由于公知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只有一组单面触点,在进行连接时必须分清楚连接方向,给使用带来不方便,如果插反还可能导致被连接设备不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必须分清接入方向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口,该接口不需要分方向而直接插到设备上,就可以方便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两组标准通用串型总线(USB)接口接触点,每个面上都有标准触点,这样就可以在一个方向上正常接入设备,翻转180度后也可以正常接入设备,从而使用时不需要象公知USB接口一样需要区分方向。采用外露式触点结构时,为防止部分实施情况中可能出现的短路现象,可以使用开关把两个面的触点进行隔离;也可以采用两组内藏式触点结构,利用这种结构防止可能出现的短路。这样,当正面的通用串型总线(USB)标准触点进行连接时,背面的触点和正面的连接关系是被断开的,从而任何一个面的触点进行接触的时候,另外一个面都不会和正在连接的触点短路。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的技术方案有外露触点结构,内藏触点结构等具体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不用区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方向而直接进行方便的连接,并杜绝公知接口可能的反接,不但使用方便并且可以防止意外接反而导致被接入设备不正常甚至损坏,并且由于结构对称,使产品的外观设计更方便和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露触点接口机构的接口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露触点接口机构的接口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藏触点接口机构的接口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藏触点接口机构的接口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露触点USB闪存盘(U盘)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露触点USB闪存盘(U盘)实施例的接口部分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露触点USB闪存盘(U盘)实施例的反面视图。
图1中,1.USB接口正面地电极,2.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1,3.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2,4.USB接口正面电源电极,9.开关。
图2中,5.USB接口正面地电极,6.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1,7.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2,8.USB接口正面电源电极。
图4中,1.USB接口正面地电极,2.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1,3.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2,4.USB接口正面电源电极,5.USB接口正面地电极,6.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1,7.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2,8.USB接口正面电源电极。
图5中,1.USB接口正面地电极,2.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1,3.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2,4.USB接口正面电源电极。
图6中,1.USB接口正面地电极,2.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1,3.USB接口正面数据电极2,4.USB接口正面电源电极,5.USB接口背面地电极,6.USB接口背面数据电极1,7.USB接口背面数据电极2,8.USB接口正面电源电极。
图7中,5.USB接口背面地电极,6.USB接口背面数据电极1,7.USB接口背面数据电极2,8.USB接口正面电源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表述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外露接触点的结构,在实心的接口体的每个面分布了一组USB的标准接触点,其中图1中的USB接口正面地电极(1),正面数据电极1(2),正面数据电极2(3),正面电源电极(4)是一组完整的USB接口触点。图2中则可以看到USB接口反面地电极(5),反面数据电极1(6),反面数据电极2(7),反面电源电极(8)是另外一组完整的USB接口触点。正面和反面的触点根据实际应用的设备,可以使用全部接触点,也可以使用部分接触点。对于一些具体应用,有些接触点可以直接连接在一起,有些需要使用开关(9)来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振宇,未经孙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6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