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7278.0 | 申请日: | 200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0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陈松;梁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拓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构造,特别涉及电线等线状体的防水密封构造。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密封构造在用于部件的外壳的密封及其装配时,通常采用灌封胶的方式,具体如图4所示:在线状体10贯通封盖40后,使用灌封胶30填充于线状体10之间以达到防水效果,使封盖40不因线状体10的贯通而渗水。此种方式在形成时需要一些特定的装配辅助物,且灌封胶30的固化需要较长时间,极影响装配效率,又,灌封胶30成形后与线状体10和封盖40之间会存在间隙,在某些特殊场合如震动等使之松动后,其密封性能大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易、美观耐用的密封构造。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外壳、封盖、软性密封层及贯穿软性密封层上小孔的线状体组成,软性密封层上的小孔的内径尺寸小于线状体的直径尺寸,如此,通过软性密封层上的小孔与对应线状体之间的过盈配合,使线状体能由外壳内部引出的同时,达到封盖的密封效果。封盖与软性密封层及贯穿软性密封层的线状体结合后,可通过螺钉、搭扣等习知方式配置在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简捷的安装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密封性能良好且易于维修维护,外观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构造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软性密封层与封盖结合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软性密封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统密封构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封盖50、软性密封层20、复数个线状体10。
复数个线状体10具体可为铜线、铁线等金属线和其他非金属线,例示为三根铜线。
软性密封层20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
贯穿软性密封层20的复数个小孔201,小孔201的内径小于对应线状体10的直径,当对应线状体10贯穿小孔201时,通过小孔201与对应线状体10之间的过盈配合,并利用软性密封层20的收缩性,使小孔201与对应线状体10之间的间隙达到最小,实现了密封功能;
上延伸边202;
下延伸边203。
软性密封层20由弹性原料制成,具体可为硅橡胶、橡胶等,本实用新型例示为硅橡胶,复数个小孔201为三个。
封盖50具有通孔,软性密封层20利用上延伸边202和下延伸边203固定于封盖50的通孔中,图2为软性密封层20与封盖50结合后的俯视图。
将复数个线状体10对应穿过软性密封层20的复数个小孔201后,可将封盖50、软性密封层20、线状体10结合的密封构造配置在外壳70上,配置方式可为习知的螺钉、搭扣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线状体、软性密封层、封盖等部件及其形状、尺寸、形态、数目、配置部位等,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拓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拓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7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智能识别电子软标签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储液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