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粪池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2415.X | 申请日: | 200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1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先盛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曲靖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永昌 |
地址: | 655000云南省曲靖***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粪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体预制成型的化粪池。
背景技术
化粪池是所有住宅楼房或办公楼房建筑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传统的方式是在楼房下面一侧挖深坑用砖石和水泥沙浆砌筑。这种方式虽能从实际要求灵活构筑达到目的,但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结构上存在不利益维修和对沉积物的处理,尤其是检查维修口是用水泥预制板盖住,密封性差,异味气体流出,影响空气质量,导致环境污染;如要密封性好,必须用水泥沙浆凝固处理,又不利益开盖处理维修和清除沉积物。为此,有人提出了把化粪池预先制作成型,在楼房建盖好后只需安装即可。如申请号为“00212368.1”的技术就是一种新结构的成型化粪池。其不足之处是整体结构的形状,即化粪池的截面形状呈圆形,也有椭圆形的,安装后呈横卧式,就影响了化粪池自身强度。其次是中间隔板的通液孔位置在中腰部呈横向一排的分布结构,不利益分层次处理粪液。导致一旦沉积物堆积或将排液孔堵塞,化粪池就难于正常发挥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池型有较好承载力和强度结构的化粪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池型横截面呈立式安装的造型,其内腔隔板的通液孔适应池中不同浓度的粪液在三个仓中流动处理。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化粪池,由池体,内腔中的隔板,进液口和排液口及检查维修口构成,关键是池体是一个平底,平底以上的池身横截面制成仿蛋形。池体分三仓,有两隔板,每块隔板的板面上开有呈“品”字形分布的通液孔。池体隔板上低位置的两通液孔开在距底部30-50cm的隔板面上,上方的一个通液孔开在距腔顶40-65cm的位置。池体顶部开三个检查维修口,每口有预制好的可严密封闭的池口盖。三口位置在所对应的仓的中间。
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化粪池,可以用玻璃钢或适应化粪池强度要求的其它材料制造,成型前由两半构成,即从中部分成上半部和下半部,连接部用密封材料加螺杆,螺帽紧固装配而成。
本实用型的优点是池体横截面制成蛋形,安装时呈立式,增加了池体的承压能力,保证其使用寿命。隔板上开有上下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通液孔,又有利益池中不同深度粪液从前仓至第三仓间的流动和沉淀,且当最下层的两通液孔堵塞后,还有上方的通液孔工作,延长了池子使用时间,减少清除沉淀物的次数。分三仓对粪液处理,使得清除工作主要放在对前仓的处理。而后面的两仓清除沉积物的频率大大降低,由于底部面积相对小,清除时的沉积物就相对集中,减少清除时抽吸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池腔中的隔板形状及三个通液孔分布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为实施例对方案作具体说明。
参照图1、2,化粪池内腔由两块隔板4分成三个仓6,每个仓的顶部中间位置开有一个检查维修和清理沉积物的入口2,正常情况下有密封盖盖紧,池体两端上部各有一根管状体与内腔连通,一根作为进液口1,另一根作为排液口3。两块隔板面上开有“品”字形排列的三个通液孔5,下部的两个一般应开在距底部30-50cm的位置,本例两孔距底部50cm的距离。上部的一个孔应开在距池顶40-65cm的位置,本例开在距顶部60cm的位置并置于隔板面的纵向中线上。池体底部7为平面底,上部池壁为弧面结构,池体横截面呈切去蛋尖的仿蛋形。以增强它的承载力,减小占地面积。
参照图2,隔板面4的形状也为仿蛋形,也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化粪池横截面呈切去蛋尖部的蛋形。“品”字形排列的三个通液孔,位于隔板面竖向中线上部一个,下部两个在中线两侧,位于每半的中间。
使用时,在新建楼房侧边地面大体挖出一个与池形接近的坑,把底部处理光滑,以使池底面受力均匀,再把池壁周围填充上土层,夯实,使三个清理沉积物的入口与地面基本相平。进液口1与楼房下水管路接通,排液口3与附近排污水沟渠接通。
由于隔板4上三个通液孔,下两孔在三个仓中承担了较浓粪液向后仓6输送,上部的孔承担相对清淡污水的向后仓6输送。即使在前仓6的下两通液孔5长期使用后,沉积物将其堵塞,前仓中的上孔仍能承担通液的作用,保证了化粪池使用时间相对长,后两仓因有前仓的沉积作用,使得能在更长时间内使用,而通液孔不堵塞。通常情况下清理时,一般只需抽出前仓沉积物就可。而后两仓的清理次数就可减少。加之底部面积相对小,沉积物集中,清理工作量也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先盛,未经刘先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24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肢瘫痪患者方便裤
- 下一篇:自粘系列高分子防水卷材或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