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叶在线改性处理生物隧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2438.0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28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武怡;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12 | 分类号: | A24B3/12;A24B3/04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姜开侠 |
地址: | 6502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叶 在线 改性 处理 生物 隧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满足卷烟生产中在线对烟叶进行醇化等生物改性处理要求的烟叶生物隧道在线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新鲜采收的烟叶和调制后的原烟在品质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不能直接用于加工卷烟制品,需经过初烤、复烤等工艺处理。但复烤后烟叶的整体化学成分尚不协调,一些有利于烟叶内在质量的化学或生化过程尚未发生,因此还需进行工艺处理,提高烟叶质量,改善吃味,增加香气。通常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技术进行处理。研究结果显示运用生物化学技术处理烟叶,能更有效的提升烟叶品质,减少烟叶本身原有的青杂气和地方性杂气,使烟叶的自然香气显露,同时增加烟味的醇和性和使烟香浓郁。
目前卷烟实际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生物技术处理烟叶仍然是离线处理,属于生产前烟叶的调制处理,需要周期长。而在卷烟生产线上运用生物技术短时间处理烟叶或烟丝,进一步改善烟叶质量的工艺技术方法却鲜有报道。一方面生物技术处理烟叶或烟丝需要的条件苛刻,另一方面能在短时间提升烟叶品质的生物技术工艺难以开发,因此如何在线运用生物技术短时间处理烟叶既是卷烟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工艺技术,也是相关研究机构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自十九世纪至今,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机构均开展运用生物化学技术改善烟叶品质的研究,认为利用生物技术能有效提升烟叶的内在品质。但现有技术的生物改性技术方案均是在离线状态下实施的,周期长,成本高,处理条件及烟叶品质不稳定。本实用新型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经过长期潜心研究,开发了一种适合对烟叶进行在线生物处理的烟叶生物隧道在线处理装置,试验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在线烟叶处理的烟叶生物隧道在线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隧道仓体(20)和传动装置(1),隧道仓体(20)由上进风酶解反应隧道(2)及下进风酶解隧道(3),上进风酶灭活隧道(4)及下进风酶灭活隧道(5),冷却隧道(6),上进风回潮隧道(7)及下进风回潮隧道(8)依次相互密封连接而成,其内部依次分成工作单元,工作单元分为工作室和控制室,工作室与控制室之间通过上下通风口相连通;传动装置设置于隧道仓体(20)下部并贯通连通各隧道;除冷却隧道外的各子隧道外侧顶部设置排湿装置(13),其吸湿管分别与其中工作单元内部连通。所述的子隧道分别设置控制温度和湿度的装置。
由于采用多种生物处理单元封闭串联构成生物处理隧道,实现了烟叶生物处理的在线化连续快速处理,保证生物反应的连续性,保证工艺流程稳定,使烟叶品得到有效地改善,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物隧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AA向视图;
图3为图1之BB向视图;
图4为图1之CC向视图;
图5为图1之DD向视图;
图6为图1之EE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生物隧道装置的整体结构。包括隧道仓体(20)和传动装置(1),传动装置(1)由传动轮、传动带和传动辊组成,并设有速度调节控制装置;隧道仓体(20)由上进风酶解反应隧道(2)及下进风酶解隧道(3),上进风酶灭活隧道(4)及下进风酶灭活隧道(5),冷却隧道(6),上进风回潮隧道(7)及下进风回潮隧道(8)依次相互密封连接而成,其内部依次分成工作单元,工作单元分为工作室和控制室,工作室与控制室之间通过上下通风口相连通;传动装置(1)设置于隧道仓体(20)下部并贯通连通各隧道;除冷却隧道(6)之外的各子隧道外侧顶部设置排湿装置(13),其吸湿管分别与其中工作单元内部连通。所述的各子隧道分别设置控制温度和湿度的装置。
所述的隧道仓体(20)两侧依次设置隧道门(19)。
图2示出了酶解反应隧道的剖面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上进风酶解隧道(2)的工作单元控制室上方设置进风装置,由电机(9)驱动,其前部设有调节风帽(10),中部设置加热装置(11)。工作单元工作室上方设置向进风装置倾斜的导风网板(15),导风网板(15)上方工作室顶板上设置测温仪(14)。下进风酶解隧道(3)工作单元工作室下方设置向进风装置倾斜的导风网板(15),导风网板(15)下方工作室底板上设置设置测温仪(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2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