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中水净化处理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7204.5 | 申请日: | 2006-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5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泉;邹连惠;李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寰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14 | 分类号: | B01D61/14;C02F1/4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1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中水 净化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式中水净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其处理方式一般是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经过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后进行排放,以减少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但这些传统的处理设备和方法所处理的污水很难达到回收利用的标准,不能有效地实现回收利用,所以这些设备只解决了部分水污染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水的有效处理以及回收利用问题。此外,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较为复杂,设备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多,重量较重,一般不可移动或拆分后再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结构科学合理、占地面积小、重量较轻、污水处理效果完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且整体可移动的移动式中水净化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移动式中水净化处理设备,由整体机架、砂滤罐、粗滤柱、超滤柱、水泵、管路构成,砂滤罐、粗滤柱、超滤柱及水泵固装在整体机架上并通过管路相连接,在整体机架上引出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进水管连接砂滤罐的底端进口,该砂滤罐的上端出口连接粗滤柱的上端进口,该粗滤柱的下端出口连接超滤柱的下端进口,该超滤柱的上端出口连接出水管。
而且,所述的整体机架上安装有仪表显示面板和电气控制面板。
而且,所述的粗滤柱为两个且相互并联,所述的超滤柱为两个且相互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装置设计科学合理,其砂滤罐、粗滤柱、超滤柱及水泵固装在整体机架上并通过管路相连接,采用超滤柱作为终端滤水工艺,并选用抗污染材料超滤膜,经过本装置深度处理后的中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用于冲洗车辆、绿化浇灌、冲洗马路等,有效地节约了城市自来水。
2.在排列超滤膜工艺上,采用了错流过滤方法,并可由电磁阀控制超滤柱的反冲洗,使超滤膜上固型附着物能够在瞬间被反冲洗掉,有效地提高了水处理效率,延长了超滤膜的使用寿命,使系统能够良好工作、安全无堵塞运行。
3.本实用新型由于体积小巧、重量较轻、设备占地面积小、可任意移动;且所有的组件可由整体机架上方的电气控制箱自动控制,管路上可以安装高压阀、压力表等仪器并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工作状态,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水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截面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正面结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详述,但本实施例只是一般性的表述,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移动式中水净化处理设备,由方框式的整体机架1、在整体机架的上方有显示面板2、电气控制箱3构成,在整体机架内固装有砂滤罐10、粗滤柱6、超滤柱7、水泵8,上述组件通过管路9连接,在整体机架上引出进水管5和出水管4。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为:进水管连接砂滤罐的底端进口,该砂滤罐的上端出口连接粗滤柱的上端进口,该粗滤柱的下端出口连接超滤柱的下端进口,该超滤柱的上端出口连接出水管。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粗滤柱为两个且相互并联,该粗滤柱填充的是50μm的聚丙烯;超滤柱为两个也相互并联,超滤柱填充的是10-1μm的抗污染材料超滤膜聚炳烯氰;相互并联的粗滤柱以及超滤柱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
砂滤罐、粗滤柱及超滤柱为直立固定形式。
在本装置中,在砂滤罐、粗滤柱及超滤柱等管路上均可以安装压力表以掌握进水压力,粗滤柱及超滤柱均要安装高压阀,这些部件可以在显示面板上显示读数等工作状态;电磁阀及各种开关、控制功能按钮等可以设置在电气控制箱上。
排列超滤膜工艺上可采用了错流过滤方法,使超滤膜上固型附着物能够在瞬间被反冲洗掉,有效地提高了水处理效率,延长了超滤膜的使用寿命,使系统能够良好工作、安全无堵塞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寰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寰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7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用止血药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乌梅烫伤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