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机床主轴的电磁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7481.6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6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和协传动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B23Q5/20 | 分类号: | B23Q5/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床 主轴 电磁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制动器,尤其涉及一种机床主轴制动器。
背景技术
在机床行业要求大量自动化的前提下,能够简单实现主轴运转和停止的电磁制动器即被大量应用,可是在机床使用过程中,切削下来的细小铁屑很容易被电磁制动器磁化的主轴吸附。在以后机床的运转中吸附的铁屑与丝杠副、轴承等部件发生研磨,导致机床精度下降,不能正常工作,这也是近年来困扰机床行业的一大问题。目前,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床主轴剩磁吸附铁屑的问题,急需研制开发一种能够防止主轴带磁的电磁制动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的用于机床主轴的电磁制动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以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在电磁制动器联结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弹簧片、衔铁和主磁轭组成,所述联结、弹簧片和衔铁固定为一体,在所述主磁轭面对衔铁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中依次设置有主线圈和摩擦片;所述联结的另一端设置有消磁部件,所述消磁部件由设置在消磁磁轭端面的第二环形槽中的消磁线圈组成,所述消磁线圈与联结端面相邻;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上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主线圈和所述消磁线圈的引出线分别由通孔引出。
本实用新型用于机床主轴的电磁制动器,其中,所述消磁磁轭的内回转面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面分别用于容纳所述的主磁轭和联轴。所述通孔依次由径向孔通向轴向孔,所述径向孔和轴向孔中分别设置有引出线防护堵。所述摩擦片、主线圈和消磁线圈分别由环氧树脂粘接固化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中。所述消磁线圈与所述主线圈的线径相同、匝数相同、电阻值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常情况下,由于机床主轴制动器采用电磁制动器,是利用电磁力来终止传递扭矩,电磁制动器在终止传递扭矩的过程中也使机床主轴被磁化,而后造成主轴吸附的金属屑研磨机床部件,使机床精度下降,最终导致机床不能正常工作。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于机床主轴的电磁制动器防止磁化的功能主要依靠主磁轭中的主线圈和消磁磁轭中的消磁线圈来实现的,即利用电磁线方向相反,磁力抵消的原理,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床主轴带有的剩余磁力的现象,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当主轴制动器在终止传递扭矩的过程中主轴被磁化,避免其吸附金属屑,延长了主轴部件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机床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机床主轴的电磁制动器的结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中消磁部件结构放大剖视图。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中主要附图标记的说明:
1——主磁轭 2——主线圈 3——摩擦片
4——衔铁 5——弹簧片 6——联结
7——消磁磁轭 8——消磁线圈 9——引出线防护堵
10——橡皮堵 11——环氧树脂 12——引出线
13——主轴 14——第一环行槽 15——第二环形槽
16——通孔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机床主轴的电磁制动器,其结构是在主轴上的联结6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弹簧片5、衔铁4和主磁轭1组成,所述联结6、弹簧片5和衔铁4固定为一体,它们之间可以采用铆接固定,在所述主磁轭1面对衔铁4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4,所述第一环形槽14中依次设置有主线圈2和摩擦片3,所述摩擦片3和主线圈2由环氧树脂11粘接固化在所述第一环形槽14中,摩擦片3与衔铁4相邻;所述联结6的另一端设置有消磁部件,所述消磁部件由设置在消磁磁轭7端面的第二环形槽15中的消磁线圈8组成,所述消磁磁轭7的内回转面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面分别与所述主磁轭1和联结6的端面对齐,所述消磁线圈8由环氧树脂11粘接固化在所述第二环形槽15中,所述消磁线圈8与联结6的端面相邻;所述第一环形槽14和所述第二环形槽15上分别设置有通孔16,所述主线圈2和所述消磁线圈8的引出线12分别由通孔16引出,所述通孔16依次沿径向孔通向轴向孔,所述径向孔或轴向孔中分别设置有引出线防护堵9。所述消磁线圈8与所述主线圈2的线径相同、匝数相同、电阻值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和协传动设备厂,未经天津市和协传动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74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机车装配式车体配重结构
- 下一篇:麦克风软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