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胀缩对位销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7501.X | 申请日: | 200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9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鸿明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F16B1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控制直径胀缩及弹性下缩的胀缩对位销。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路板的曝光制程中,是由曝光机对位装置的对位销,穿设于电路板的对位孔,并依据CCD摄影机所撷取的对位影像,控制对位销移动而带动电路板,进行电路板与底片间的对位工作;但为了让对位销能够顺利穿设于电路板的对位孔,一般是将电路板对位孔的孔径设计成大于对位销的直径,且现有对位销都采用固定直径的设计方式,致使对位销带动电路板进行对位工作之际,会因电路板对位孔与对位销间的间隙,造成对位工作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胀缩对位销,其具有能够控制直径胀缩及弹性下缩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胀缩对位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一固定套筒,穿设于该框架的顶部;一套管,两端凸出而被套设于该固定套筒内部,且其顶端至少形成一道以上的纵向剖槽,并于顶端的内缘形成外撑张导面,另于底端形成有横向穿孔;一轴心,被套设于该套管内部,并于顶端外缘形成内撑张导面,且于底端相对该套管的横向穿孔,形成有斜向穿孔;一活动块,设置于该框架的内部,并与该套管形成连动关系,且相对该套管的横向穿孔及轴心的斜向穿孔,形成有横向滑槽;一顶推弹簧,设置于该框架的底部与活动块之间;一动作杆,横贯于该框架与该套管的横向穿孔,而定位于该活动块的横向滑槽,且其中段相对该轴心的斜向穿孔形成为导引斜面;一动力源,驱动该动作杆左右横移。
前述的胀缩对位销,其中套管的外撑张导面及所述轴心的内撑张导面为向下渐缩的形态。
前述的胀缩对位销,其中框架由在两横板间设置的两立板及一背板组成,而两立板形成有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能够控制直径胀缩及弹性下缩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剖视图(显示套管膨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剖视图(显示套管下缩)
图中标号说明:
10框架 40轴心
11横板 41内撑张导面
12立板 42斜向穿孔
121贯穿孔 50活动块
13背板 51横向滑槽
20固定套筒 60顶推弹簧
30套管 70动作杆
31纵向剖槽 71导引斜面
32外撑张导面 80动力源
33横向穿孔 90装设件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
一框架10,由在两横板11间设置的两立板12及一背板13组成,而两立板12形成有贯穿孔121;
一固定套筒20,穿设于该框架10的顶部;
一套管30,两端凸出而被套设于该固定套筒20内部,且其顶端至少形成一道以上的纵向剖槽31,并于顶端的内缘形成外撑张导面32,另于底端形成有横向穿孔33;
一轴心40,被套设于该套管30内部,并于顶端外缘形成向下渐缩的内撑张导面41,且于底端相对该套管30的横向穿孔33,形成有斜向穿孔42;
一活动块50,设置于该框架10的内部,并与该套管30形成连动关系,且相对该套管30的横向穿孔33及轴心40的斜向穿孔42,形成有横向滑槽51;
一顶推弹簧60,设置于该框架10的底部与活动块50之间;
一动作杆70,横贯于该框架10两立板12的贯穿孔121与该套管30的横向穿孔33,而定位于该活动块50的横向滑槽51,且其中段相对该轴心40的斜向穿孔42形成为导引斜面71;
一动力源80,是驱动该动作杆70左右横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鸿明,未经张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7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标无线个域网中中心节点与设备节点间的测距方法
- 下一篇:补肾壮阳保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