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控制同步回转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7664.8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7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16 | 分类号: | B30B15/16;B23Q1/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控制 同步 回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控制同步回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移动回转压头框式液压机的同步回转装置采用的是回转支撑轴承,由于回转支撑轴承须安装在回转工作台与移动工作台之间,因此在回转支撑轴承上须加工有齿圈,这样要求齿圈加工精度高,且加工工艺复杂,故此种结构的回转支撑轴承材料选择成本以及加工工艺成本高;此外上述同步回转装置是通过电机、减速器和变频器来驱动和控制的,据市场和用户使用调查、分析,采用电机、减速器和变频器来驱动和控制同步回转装置虽然具有精度高的优势,但其成本也很高,由于大多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均考虑的是成本的高低,因此降低同步回转装置的成本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已于加工且制造成本低的液压控制同步回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液压控制同步回转装置,包括在两下横梁内侧安装有移动工作台,移动工作台上部装有回转工作台,移动工作台下部安装有其内设有顶升油缸活塞的顶升油缸,移动工作台底部安装有蜗轮、蜗杆和丝杠母,在蜗杆内圈装有光杠,齿轮轴与蜗轮通过键连接,位于移动工作台底部两侧还固装有与下横梁导轨面呈滑动配合的铜导板,其特征在于:在回转工作台下部安装有回转轴承上圈、回转轴承下圈和滚珠,回转轴承下圈与顶升油缸活塞的上平面接触,位于回转工作台和移动工作台的结合部安装有防尘密封圈,在齿轮轴下端部连接有回转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回转轴承上下圈和滚珠的结构,并通过液压马达驱动控制回转工作台,使同步回转装置的结构不仅便于加工,降低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而且结构简单;在回转工作台和移动工作台结合部安装有密封圈可增加其防尘功能,此外通过安装在齿轮轴下端部的回转编码器可精确控制回转工作台的回转角度,工作稳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横梁、2.移动工作台、3.回转工作台、4.回转轴承上圈、5.滚珠、6.回转轴承下圈、7.回转轴承编码器、8.顶升油缸活塞、9.顶升油缸、10.齿轮轴、11.蜗轮、12.防尘密封圈、13.铜导板、14.下横梁、15.丝杠母、16.光杠、17.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液压控制同步回转装置,包括在两下横梁1和14内侧安装有移动工作台2,移动工作台2上部安装有回转工作台3,移动工作台下部安装有其内设有顶升油缸活塞8的顶升油缸9,移动工作台底部安装有蜗轮11、蜗杆17和丝杠母15,在蜗杆17内圈装有光杠16,齿轮轴10与蜗轮11通过键连接,位于移动工作台底部两侧还固装有与下横梁1导轨面呈滑动配合的铜导板13,在回转工作台3下部安装有回转轴承上圈4、回转轴承下圈6和滚珠5,回转轴承下圈6与顶升油缸活塞8的上平面接触。位于回转工作台和移动工作台的结合部安装有防尘密封圈12,这样可增加了回转工作台的防尘功能。在齿轮轴10下端部连接有可精确控制回转工作台回转角度的回转编码器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液压控制同步回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回转轴承上圈4和回转轴承下圈6是脱离开的,当回转工作台3需要回转时,顶升油缸9中的顶升油缸活塞8向上运动,顶起回转轴承下圈,使回转轴承下圈与回转轴承上圈接触并处于运动状态。此时液压马达带动光杠16转动,光杠带动蜗轮11和蜗杆17转动,并驱动齿轮轴10转动,齿轮轴驱动回转工作台作同步回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7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连续化学回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