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脚手架扣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7916.7 | 申请日: | 200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30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金 |
主分类号: | E04G7/06 | 分类号: | E04G7/06;E04G7/12;E04G7/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222天津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脚手架 扣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建器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搭设脚手架用的钢管脚手架扣件。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施工中搭设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包括:直角扣,采用十字相交连为一体的两个合页状园抓扣的扣接件;对接扣,采用弧状合负包裹对接棒;错位扣,采用两个旋转扣组成。上述扣件的紧固原理均采用活动螺栓将合页扣套在一起再拧紧螺栓,缩小两园弧门的距离,将管件紧固。这种紧固扣接方式虽然安全,但手续繁杂,安装与拆卸的速度慢,因而影响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钢管脚手架扣件,采用楔紧固原理,用最少的紧固零件实现最简捷的脚手架搭设过程。既节省扣件钢铁用料,又可以采用安全、快捷的扣接方式,来提高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脚手架扣件,包括用于钢管十字相交连的直角扣、用于钢管对接或错位连接的对接扣或错位扣的扣件,其特征是:所述扣件,包括:扣件体和楔形插板,扣件体上设有插板槽,插板插接在插板槽中。
所述直角扣扣件至少有一个两翼端部呈圆弧形钩的U型卡和一块插板ZU型卡两端部弧顶点与U型弧顶点的垂直距离大于两根被紧团管件直径之和,在U型卡两翼上有插板槽。
所述对接扣扣件,是由筒形扣件体和弧状插板组成,筒体内空一侧为圆柱形,相对的另一侧为圆锥形;筒体壁圆锥形内空一侧有一滑行道,圆柱形内空半径略大于被紧固管件半径;弧状插板的一侧为凹弧面,另一侧为锥面并有一可透过筒体壁上滑行道,突出筒体外的凸出部。
所述错位扣扣件,由简体、隔板、弧状插板组成;筒体为扁筒形,筒体内空长轴向长度大于两根被紧固管件直径之和,内空一侧为半径略大于被紧固管件半径的圆柱形,相对一侧为圆锥形;筒体壁圆锥形内空一侧有滑行道;弧状插板的一侧为凹弧面,另一侧为锥面并有一可透过筒体壁上滑行道,突出于筒体外的凸出部,在筒体内还有可位移的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楔紧固原理,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紧固管件时具有装拆迅速方便的特点,同时扣件本身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直角扣U型卡翼示意图;
图2为U型卡俯视图;
图3为插板示意图;
图3a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4为该直角扣使用状态图;
图5为另一种直角扣U型卡示意图;
图6为U型卡俯视图;
图7为插板扣侧视图;
图8为插板扣正视图;
图9为插板示意图;
图9a为图9的A-A剖视图;
图10为使用状态图;
图11为对接扣筒体示意图;
图12为对接扣筒体俯视图;
图13为弧状插板示意图;
图14为弧状插板俯视图;
图15为对接扣使用状态图;
图16为错位扣筒体示意图;
图17为简体俯视图;
图18为隔板示意图;
图18a为图18的A-A剖视图;
图19为错位扣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见附图,一种钢管脚手架扣件,包括用于钢管十字相交连的直角扣、用于钢管对接或错位连接的对接扣或错位扣的扣件,所述扣件,包括:扣件体和楔形插板,扣件体上设有插板槽,插板插接在插板槽中。扣件采用30CrNiMo或20CrNiMo或可锻铸铁材料的扣件体,采用30CrNiMo或20CrNiMo的扣件体可提高扣件的耐用性,其各项指标:抗拉强度为1050Mpa以上,屈服强度:900Mpa;硬度:290-320HB;抗冲(V型)常温41(J),采用可锻铸铁材料的插板,可降低成本。所述直角扣扣件至少有一个两翼端部呈圆弧形钩的U型卡和一块插板,U型卡两端部弧顶点与U型弧顶点的垂直距离大于两根被紧固管件直径之和,在U型卡两翼上有插孔槽;所述对接扣扣件,是由筒形扣件体和弧状插板组成,筒体内空一侧为圆柱形,相对的另一侧为圆锥形;筒体壁圆锥形内空一侧有一滑行道,筒体圆柱形内空半径略大干被紧固管件半径;弧状插板的一侧为凹弧面,另一侧为锥面并有一可透过筒体壁上滑行道,突出简体外的凸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金,未经黄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7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的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冲床送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