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控制板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9480.5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1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革;矫雪明;应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B60Q1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控制板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控制板总成,是室内灯控制、收放机控制、时钟及电源插座、立体声耳机五种功能于一体的车身电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收放机及灯光控制开关都在仪表板上,由驾驶员及副驾驶员控制,这样会使在卧铺休息的司机及其他人员无法直接控制收放机及灯光功能,给卧铺休息的司机及其他人员带来很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控制板总成,由开关、时钟、电源插座、立体声耳机几部分组合成一体,装配、使用、维修均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控制板总成,由壳体、电源转换模块、按键矩阵模块、时钟控制模块组成,其中电源转换模块、按键矩阵模块、时钟控制模块与主机线路连接,按键矩阵模块输出信号给主机,主机将执行信号传送给电源转换模块和时钟控制模块;按键矩阵模块中并联或串联有阻值为43K、24K、36K、51K、82K、236K、120K分压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开关、时钟、电源插座、立体声耳机几部分组合成一体,装配、使用、维修均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矩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多功能控制板总成,由壳体、电源转换模块、按键矩阵模块、时钟控制模块组成,其中电源转换模块、按键矩阵模块、时钟控制模块与主机线路连接,按键矩阵模块输出信号给主机,主机将执行信号传送给电源转换模块和时钟控制模块;按键矩阵模块中并联或串联有阻值为43K、24K、36K、51K、82K、236K、120K分压电阻。
当进行电源控制时,在点火锁打开的状态下,按控制板电源键,主机接收信号后可实现对收放机开关的控制,当需要进行音量调节时,按控制板上的“+”键,音量增加,按“-”键,音量减小;左右声道平衡调整时,按“SEL”键选择BAL模式,按“+”键,左侧音量减小,按“-”键,右侧音量减小;低、高音调整(只有DSP处在BT状态下),按“SEL”键选择BAS模式,按“+”键低音增加,按“-”键低音减小;按“SEL”键选择TRE模式,按“+”键高音增加,按“-”键高音减小;静音操作时按“MUTE”键可设置或取消静音;波段选择时,在开机状态下,按“BAND”键依次选择FM1(调频1)-FM2(调频2)-FM3(调频3)-AM1(调幅1)-AM2(调幅2)-FM1(调频1);预置电台功能可在开机状态下,按“AMS”键2秒以上,收放机自动寻台并存储电台;轻按“AMS”键,将在收放机显示屏上循环显示所存储电台的波段;在收音方式下按“SCAN”键,收放机自动由低向高寻台,寻到电台后自动将电台锁住,同时显示屏显示所接收的电台频率;此时再按“SCAN”键,收放机自动寻找下一个电台。按“SCAN”键2秒,进入手动调谐模式。在放音方式下按“SCAN”键,收放机自动播放当前曲目的下一首(注:在没有选择shuf状态和编程状态下);连续按“SCAN”键,可实现曲目跳播;按住“SCAN”键,可实现快进功能。模式转换是在开机状态下,按“MODE”键,可在收音与放音之间转换。LED时钟显示、显示屏开关控制是打开汽车点火锁,显示屏即为开启状态,同时按“H”键和“M”键3秒以上,显示屏关闭。此时任意按一下“H”键或“M”键,显示屏将有5秒钟的时间显示,后自动关闭。若同时按“H”键和“M”键3秒以上,则开启显示屏。时钟设置是在显示屏开启状态下,持续按下“H”键,3秒后小时位数值开始增加,如达到需要的数值,立即停止按“H”键,即可设定小时;持续按下“M”键,3秒后分钟位数值开始增加,如达到需要的数值,立即停止按“M”键,即可实现分钟位的设定。
本控制板总成上配有立体声耳机插孔,插上耳机后,将自动关闭扬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9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