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用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9514.0 | 申请日: | 200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0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初亮;史新民;欧阳;罗明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8/1755 | 分类号: | B60T8/1755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齐安全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用车 电子 稳定性 控制系统 | ||
1.一种乘用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乘用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是由电子控制回路和液压控制回路组成;
所述的电子控制回路是由固定在转向节或车桥上的四个轮速传感器(2)、轮速传感器(12)、轮速传感器(14)、轮速传感器(21)、固定在发动机上的发动机控制器(24)、固定在主缸上压力传感器(18)、固定在车身中部底板处的集成的横摆角速度与侧向加速度传感器(20)、与安全气囊时钟弹簧集成为一体的方向盘转角传感器(4)和电子控制单元(17)组成,四个轮速传感器、发动机控制器(24)、压力传感器(18)、集成的横摆角速度与侧向加速度传感器(20)、方向盘转角传感器(4)的各接口皆和电子控制单元(17)的接口用信号线连接;
所述的液压控制回路主要是由固定在车架上的主缸(7)、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上的液压调节单元(8)和固定在转向节上的车轮制动器(3)、车轮制动器(22)及固定在半轴套管上的车轮制动器(10)和车轮制动器(15)组成,主缸(7)上的出油口(27)和出油口(28)与液压调节单元(8)上的两个入油口用管路连接,液压调节单元(8)上的四个出油口分别用液压管路(5)、液压管路(9)、液压管路(13)、液压管路(19)和车轮制动器(3)、车轮制动器(10)、车轮制动器(15)、车轮制动器(22)相连接;
电子控制回路中的电子控制单元(17)与液压控制回路中的液压调节单元(8)在选用时已被集成一体,两者之间的电信号传输关系已被连接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控制回路中选用的是控制前后对角线两个车轮制动器的那种液压调节单元(8)。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轮速传感器固定在转向节或车桥上是指:当汽车是前轮转向时,轮速传感器(2)、轮速传感器(21)安装在转向节上,轮速传感器(12)、轮速传感器(14)安装在车桥上;当汽车是四轮转向时,四个轮速传感器都安装在转向节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乘用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乘用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采用的车轮制动器(3)、车轮制动器(10)、车轮制动器(15)和车轮制动器(22)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情况是四个车轮皆采用的是盘式制动器;第二种情况是两个前轮采用的是盘式制动器,两个后轮采用的是鼓式制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95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滑槽
- 下一篇:可间歇操作的再循环控制模块和具有内部设置固定孔的分配管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