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颅脑术后一次成形人工骨瓣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9535.2 | 申请日: | 200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2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志;徐彦生;杨凤先;玄玉金;关艳复;方岩;徐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彦生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B17/56;A61B17/6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正 |
地址: | 112012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颅脑 术后 一次 成形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制造技术领域,是一种颅脑人工骨瓣。
背景技术:
颅脑外科手术去除骨瓣后,患者颅脑出现水肿,目前的技术手段是在水肿消除后进行二次成形手术,再植入硅胶或骨水泥制成的骨瓣,患者住院手术治疗时间长,机体和精神上都很痛苦,医疗费用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颅脑术后一次成形人工骨瓣。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与颅盖骨相吻合的骨瓣主体制成,骨瓣主体中间厚,向四周边缘逐渐变薄,在骨瓣主体上至少有一个连接孔。
为了能够使骨瓣主体更方便地固定在颅骨上,在骨瓣主体的边缘开有固定孔。
骨瓣主体由下列组分材料制成:(用量为重量份数比)
丙烯酸树脂 40-60 聚乙烯2000F 23-28
羟丙基纤维素 0.5-1.5 甲基硅橡胶 1-2
人骨粉胶脂 10-20 阿拉伯胶 5-10
固化剂 1-5 医用滑石粉 0.3-0.8
硬脂酸镁 0.5-1.5
本实用新型制作方法如下:
将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硅橡胶、硬脂酸镁和医用滑石粉混合后送入造粒机造粒,然后与丙烯酸树脂、聚乙烯2000F、人骨粉胶脂、阿拉伯胶和固化剂混合,再送入挤出机,在260-280℃温度条件下挤出合成原材,将原材送入液压成形机模具中,在60-80℃温度条件下热压成形制成本发明人工骨瓣。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骨瓣经动物实验后用于临床,在临床应用的18例中,急性硬膜下血肿7例,并脑疝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4例,大面积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1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无死亡病例,术后10-15天于切口顶部及两侧各行一处1.5CM切口,用固定钉固定骨瓣,本组16例手术后未发现排斥反应,无感染及头皮下积血积液,2例头皮下少量积血,跟踪观察三个月至二年,病人头颅外形美观,骨瓣固定牢固,无不适症状,无精神压力,复查头部CT,骨瓣下均未发现积液。
本实用新型机械强度高,性能稳定,具有一定柔性,长期使用不腐蚀,不变性,当术后脑水肿逐渐加重时,能够随水肿脑组织膨出而浮起,减压充分,当脑水肿消退后,人工骨瓣能够自动复位,起到自动减压作用,保证病人平稳度过脑水肿高峰期。待水肿消失颅压正常后,将头皮切口,用固定钉将人工骨瓣固定于颅骨上,缝合切口,术后颅内组织可通过连接孔与头皮组织生长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取羟丙基纤维素1克、甲基硅橡胶1.5克、硬脂酸镁1克和医用滑石粉0.6混合后送入造粒机造粒,然后与丙烯酸树脂50克、聚乙烯2000F25克、人骨粉胶脂15克、阿拉伯胶7克和固化剂3克混合,再送入挤出机,在270℃温度条件下挤出合成原材,将原材送入液压成形机模具中,在70℃温度条件下热压成形制成骨瓣主体1,骨瓣主体1中间厚,向四周边缘逐渐变薄,在骨瓣主体1上至少有十个连接孔2,骨瓣主体1的边缘均匀地开有固定孔3。经包装,环氧乙烷灭菌消毒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彦生,未经徐彦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9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