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变光浮漂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9565.3 | 申请日: | 200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2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洋 |
主分类号: | A01K93/02 | 分类号: | A01K93/02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在吉 |
地址: | 133205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浮漂 | ||
1、一种电子变光浮漂,它包括浮漂本体上螺纹连接的浮漂下节和浮漂上节、空腔的浮漂本体内装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浮漂本体(1)下端上设有的螺纹管(4)上连接有浮漂下节(2)上端上设有的下节连接内螺纹管(12),相互连接的浮漂本体(1)和浮漂下节(2)之间装有密封胶圈(11),所述的浮漂本体(1)下端的螺纹管连接处设有环形的铝质电极(14),浮漂下节(2)的下端上设有的碳素电极(13)的上端连接有下节连接管(15),所述的浮漂上节(3)上段上设有碳素电极(7),浮漂上节(3)顶端上装有不同颜色的两个发光二极管D1和D2,浮漂上节(3)的上部内侧设有上部连接管(6),浮漂本体(1)内装有的电路板(5)上设有的开关逻辑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上连接电池VD的正、负电极,将电极正极分别连接两个发光二极管D1和D2的正极,电池的正极连接有浮漂下节(2)设有的浮漂下节碳素电极连接点K0,两个发光二极管D1和D2的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GB1和GB2的集电极,三个三极管GB1、GB2、GB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源负极,三极管GB1的基极上连接的电阻R1输入端的铝质电极连接点K1连接浮漂本体(1)下端的螺纹管连接处设有的环形铝质电极(14),三极管GB2的基极上连接的电阻R2输入端的浮漂上节碳素电极连接点K2连接有浮漂本体(1)上连接的浮漂上节(3)上段设有的上节碳素电极(7),三极管GB3的基极上连接的电阻R3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GB2的基极,三极管GB3的集电极连接到三极管GB1的基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变光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D1、D2是两个单色发光二极管或双色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洋,未经吕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95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钓鱼专用保温箱
- 下一篇:有保护罩的促愈创口贴